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周围体征

【提问】请解释A.Roth点

B.Janeways结

C.Osler结

D.蝶形红斑

【回答】答复: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周围体征A Roth点B Janeways结C Osler结D 瘀点E 指甲下出血 F 杵状指

Roth点: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由于毒素和(或)免疫复合物的作用,微小血管壁受损,发生漏出性出血。临床表现为皮肤(颈、胸部)、粘膜(如口腔、睑结膜)及眼底出血点(Roth点)。

Osler结呈紫或红色,稍高于皮面,走私小约1~2mm,大者可达5~15mm,多发生于手指或足趾末端的掌面,大小鱼际或足底可有压痛,常持续4~5天才消退。

Janeways结:位于手掌或足底、无压痛

蝶形红斑是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两侧面颊对称性的面部红斑,通过鼻梁相连,颜色可以是淡红色也可以是鲜红色,如一只蝴蝶覆之,故称为蝶形红斑,是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特异性较高的一种皮损。蝶形红斑是一种水肿性红斑,高于皮肤,边缘或清楚或模糊,起初为鲜红色或紫红色,后可变为暗红色,表面多光滑,严重者可伴有水疱、结痂,继之出现鳞屑、毛囊角质栓和毛细血管扩张。红斑消失后,一般不留有瘢痕,可有棕色色素沉着。较少出现皮肤萎缩现象,应于妊娠斑、雀斑相鉴别。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1.大多数发生于风湿性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少数病例发病前有手术、器械检查或感染史。

2.全身感染表现:常有发热,热型不规则,老年人有心衰、尿毒症或用过抗生素者体温可能正常;可有乏力、肌肉关节酸痛,进行性贫血,病程一月以上60%有脾肿大,晚期约1/3病人有非紫绀型杵状指(趾)。

3.心脏杂音发生改变或出现新杂音。

4.皮肤粘膜损害:瘀血多分布于上腔静脉引起流区、下肢、口腔及眼结膜处,中心呈白或黄色,持续数天,常成群反复出现;过去可见的Roth点、Janeways结、Osler结、指甲下条纹状出血,近几年已很少出现。

5.脏器检塞:包括脑、肾、脾、肺、冠状动脉、肠系膜及肢体动脉栓塞。 6.血培养:发热期每小时抽血一次,连续3-5次,每次采血10ml以上,同时兼作大厌氧菌和霉菌培养,可有阳性。

7.血清免疫学检查可出现γ-球蛋白血症、低补体血症,98%免疫复合物阳性。

8.二维超声心动图:心瓣膜可见赘生物,诊断价值较大,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90%,对<3mm的赘生物,需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方能检出。

【追问】见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该如何解释/

【回答】答复:教材中这样描述:Janeways结节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皮损,呈无痛性小结节状或斑点状出血病变,位于手掌和足底,偶可见于手臂和腿部,由化脓性栓塞所致,多见于AIE患者。

★问题所属科目: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含传染病学)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