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复杂部分性发作 神经纤维瘤 脊髓半切综合征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提问】 这是2003年经典习题(附的答案也是在网上的),答案的正确性很重要哦,望老师考虑多一点,不要一个老师一种意见,最后把你的答案(一定哦)打在留言板,谢谢!以下是我做题中,发现有答案与2006临床执业医师历年考点纵览或讲义答案不符,或不太明白的题,望老师给正确答案,适当做讲解

A.中央前回

B.黑质-纹状体

C.颞叶

D.枕叶

E.小脑

63.复杂部分性发作的病损在 (答案:C)

105.脊髓压迫症中,脊髓外硬膜内和神经根处最常见病变为 (答案:A)

A.神经纤维瘤

B.脓肿

C.结核

D.转移瘤

E.血管瘤

成年男性,三月来双下肢无力、双下肢麻木逐渐发展到腰部,背后疼痛且咳嗽时加剧。查体左半侧Ts下痛温觉消失;右下肢肌力Ⅲ度,腱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右下肢足趾振动觉、位置觉消失。

149.可能的诊断为 (答案:E)

A.T8附近脊髓髓内病变

B.左T8附近脊髓髓外病变

C.右T8附近脊髓髓外病变

DT8附近脊髓休克性病变

E.右Ts附近脊髓髓内病变

150.病变脊髓处,MRI表现为 (答案:C)

A.脊髓呈梭形膨大,广泛低信号B.正常脊髓

C.脊髓不膨大,髓内广泛点状高信号

D.脊髓外高信号肿块

E.中央管扩大呈空腔

151.该脊髓损害为 (答案:A)

A.脊髓半切综合征

B.脊髓横贯性损害

C.脊髓后角损害

D.脊神经根损害

E.脊髓后索和侧索联合损害

【回答】答复:

A.中央前回

B.黑质-纹状体

C.颞叶:故又称为颞叶癫痫

D.枕叶

E.小脑

63.复杂部分性发作的病损在 (答案:C)

105.脊髓压迫症中,脊髓外硬膜内和神经根处最常见病变为 (答案:A)

A.神经纤维瘤

B.脓肿

C.结核

D.转移瘤

E.血管瘤

髓外肿瘤 包括硬膜内硬膜外肿瘤。前者常见的是神经膜瘤(包括神经纤维瘤)、脊膜瘤,约占全部脊髓肿瘤的55%。后者占25%。髓外瘤累及脊髓节段一般较少。多无肌肉萎缩,但马尾部肿瘤晚期下肢肌萎缩明显。括约肌障碍多在晚期出现,常有脊髓不全半切综合征,脑脊液改变出现较早,Queckenstedt试验多显示梗阻,阻塞越完全,蛋白增高越显著。髓外肿瘤可根据其与硬脊膜的关系进行定位,准确率高。MRI矢状面成像可见肿瘤呈边界清楚的长T1、长T2信号区,但以长T1为主,有明显增强效应,有的呈囊性变。轴位像显示颈脊髓被挤压至一侧,肿瘤呈椭圆形或新月形。对于经椎间孔向外突出的哑铃形肿瘤,可见椎管内、外肿块的延续性。

成年男性,三月来双下肢无力、双下肢麻木逐渐发展到腰部,背后疼痛且咳嗽时加剧。查体左半侧Ts下痛温觉消失;右下肢肌力Ⅲ度,腱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右下肢足趾振动觉、位置觉消失。

149.可能的诊断为 (答案:C)

A.T8附近脊髓髓内病变

B.左T8附近脊髓髓外病变

C.右T8附近脊髓髓外病变

DT8附近脊髓休克性病变

E.右Ts附近脊髓髓内病变

150.病变脊髓处,MRI表现为 (答案:D)

A.脊髓呈梭形膨大,广泛低信号B.正常脊髓

C.脊髓不膨大,髓内广泛点状高信号

D.脊髓外高信号肿块

E.中央管扩大呈空腔

151.该脊髓损害为 (答案:A)

A.脊髓半切综合征

B.脊髓横贯性损害

C.脊髓后角损害

D.脊神经根损害

E.脊髓后索和侧索联合损害

脊髓压迫 半切综合征

成年男性,三月来双下肢无力、双下肢麻木逐渐发展到腰部,背后疼痛且咳嗽时加剧。查体左半侧T8下痛温觉消失;右下肢肌力Ⅲ度,腱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右下肢足趾振动觉、位置觉消失。

深感觉是指肌肉及关节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浅感觉是指皮肤、粘膜的痛觉、温觉和触觉。

患者病程进展表现为慢性,逐渐发展,T8以下右侧的深感觉丧失且锥体束征阳性,左侧浅感觉丧失。考虑是脊髓压迫性病变,半切综合征可能。多见于脊髓外的肿物压迫(脊髓半切综合征是椎管内髓外肿瘤的特异性症状,但多不典型)。病侧为右侧。

半切综合征指损害平面以下同侧的深感觉障碍和锥体束征以及对侧的浅感觉障碍。

故问题一选C.右T8附近脊髓髓外病变

问题二选D。脊髓外高信号肿块

问题三:选A。 脊髓半切综合征

(一)髓内肿瘤 脊髓内肿瘤主要为星形细胞瘤及室管膜瘤,约占全部脊髓肿瘤的20%。髓内瘤常侵犯多节段脊髓,累及后根入口区可引起根性痛,但不常见。多能见有肌萎缩,肌束震颤,锥体束征出现较晚,多不显著。括约肌功能障碍可早期出现,脊髓半切综合征则少见,脑脊液改变多不明显,Queckenstedt试验多不显示梗阻。髓内肿瘤的MRI成像,可见该部脊髓扩大,在不同脉冲序列,肿瘤显示出不同信号强度,可与脊髓空洞症进行鉴别。

(二)髓外肿瘤 包括硬膜内硬膜外肿瘤。前者常见的是神经膜瘤(包括神经纤维瘤)、脊膜瘤,约占全部脊髓肿瘤的55%。后者占25%。髓外瘤累及脊髓节段一般较少。多无肌肉萎缩,但马尾部肿瘤晚期下肢肌萎缩明显。括约肌障碍多在晚期出现,常有脊髓不全半切综合征,脑脊液改变出现较早,Queckenstedt试验多显示梗阻,阻塞越完全,蛋白增高越显著。髓外肿瘤可根据其与硬脊膜的关系进行定位,准确率高。MRI矢状面成像可见肿瘤呈边界清楚的长T1、长T2信号区,但以长T1为主,有明显增强效应,有的呈囊性变。轴位像显示颈脊髓被挤压至一侧,肿瘤呈椭圆形或新月形。对于经椎间孔向外突出的哑铃形肿瘤,可见椎管内、外肿块的延续性。

虽然网上流传此仿真练习题答案是E、C、A。但没有发现有足够的证据可作出该诊断。

★问题所属科目:临床执业医师---神经病学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