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生物药剂学-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制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生物因素与药效间关系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生物因素、剂型因素、体内吸收机理。

胃肠道吸收吸收: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血管内给药无吸收,其他都有吸收。

一、吸肠道吸收:小肠吸收最为重要

(一)胃肠道上皮细胞膜的构造和性质:决定药物被吸收的难易。

(二)药物的吸收机理:

1、被动扩散:被动转运,药物由高浓度一侧通过生物膜扩散到低浓度一侧的转运过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属一级速度过程,即吸收速率随胃肠液中药物浓度即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两条途径:

(1)溶解扩散

(2)膜孔转运 pka 3-9 非离子型,易吸收

2、主动转运:借助载体的帮助,药物由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逆向转运的过程。需耗能

特点:吸收部位药物浓度低时,一级吸收,药物浓度高是,零级吸收。

两种方式:(1)原发性主动转运 (2)继发性主动转运 竞争性、饱合性、部位专属性

3、促进扩散: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但也需载体参加,速度很快。 竞争性、饱合性、部位专属性

4、胞饮作用:细胞主动变形将某些物质摄入(释放)到细胞内(外),称膜动转运。出胞入胞称胞饮。对蛋白质和多肽类的吸收十分重要,并且有一定的部位特异性。

(三)、胃肠道的结构与药物吸收:小肠:被动扩散、其他 大肠:被动扩散、胞饮、吞噬

二、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主要因素

(一)、生理因素的影响:

1、胃肠道ph

2、胃空速率

3、食物:减慢胃空速率,推迟小肠内吸收

4、血液循环

5、胃肠分泌物溶剂拖带效应:胃肠道内水分的吸收有时对药物的吸收有促进作用

(二)、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1、 解离常数和脂溶性:

2、不取决于总浓度,

3、而与非解离型部分浓度有关。 ph-分配学说handerson-hasselbalch方程

4、 溶出速率的影响:noyes-whitney方程

5、粒度

6、多晶型

三、药物的稳定性:ph、酶四、剂型因素的影响: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剂

1、 液体制剂:增加水溶液的粘度可减慢在胃中的吸收,

2、 主动转运则延长停留时间有利吸收。 口服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大,难于转到胃中,吸收速度慢。

其他部位的吸收

1、 直肠吸收:不易受酶影响[医学 教育网 搜集整理]

2、口腔吸收:被动扩散,遵循ph-分配假说

3、注射部位吸收:一般一级,混悬零级,影响吸收最主要为血流速率。一般水溶性快,脂溶性慢。

4、皮肤吸收:影响因素:(1)药物 (2)基质:乳剂型>水溶性>油脂性 (3)透皮促进剂 (4)皮肤方面

5、肺部吸收:是大分子药物较好的给药部位,控制粒度。2.5-3.0um

6、眼部吸收:具有一定亲水亲油的药物,或离子型与分子型间能很快达到平衡的药物较易透过角膜。

7、鼻粘膜吸收

8、阴道粘膜吸收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药学职称-无忧实验班

学霸同款好课

14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