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RV
TLC
MMFR
FEV1/FVC
VC
【回答】答复:
1、慢性支气管炎:早期无异常。如有小气道阻塞时,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MEFV曲线)在75%和50%容量时流量明显降低,闭合气量和闭合容量明显增高。发展成COPD时,就可出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和肺功能表现,如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减少,最大通气减少,MEFV曲线降低更明显。
2、阻塞性肺气肿:肺功能检查对肺气肿具有确诊意义,其特征改变是功能残气量、残气量和肺总量都增高,残气量与肺总量之比值增大(>40%)。病变发展成COPD时,最大用力呼气流速等反映气道阻塞和气流受限的指标均下降。
3、COPD: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对COPD诊断、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状况、预防及治疗反应判断等都有重要意义。气流受限是以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的降低来确定的。FEV1/FVC是COPD的一项敏感指标,可检出轻度气流受限。FEV1%预计值是中、重度气流受限的良好指标,它变异性小、易于操作,应作为COPD肺功能检查的基本项目。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80%预计值,且FEV1/FVC<70%者,可确定为不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
肺总量(TLC)、功能残气量(FRC)和残气容积(RV)增高,肺活量(VC)减低,RV/TLC增高,均为阻塞性肺气肿的特征性改变。(可参阅COPD严重程度分级表)
4、支气管哮喘:在哮喘发作时有关呼气流速的全部指标均显著下降。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率(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FR)、25%与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量(MEF25%和MEF50%)以及峰值呼气流速(PEF)均减少。其中以FEV1%最为可靠,PEF最为方便。
反映肺通气功能的最常用的几项肺功能指标如下:
1.肺活量(VC):是深吸气末尽力呼出的气量,正常成年人约为2400~3400毫升。阻塞性通气障碍时该值正常或轻度降低;限制性、混合性通气障碍时该值轻度降低~明显降低。
2.肺总量(TLC):是深吸气后肺内所含的气体总量,它等于肺活量加残气量。阻塞性通气障碍时该值轻度升高;限制性:轻度降低,混合性:不定。
3.残气量(RV)/肺总量(TLC):残气量与肺活量之比常用于判断有无肺气肿。<25%为正常;26%~35%为轻度肺气肿;36%~45%为中度肺气肿;46%~55%为重度肺气肿;>55%为极重度肺气肿。RV/TLC比值与年龄有关,随年龄增加残气量增大,但一般不应超过35%。
4.最大通气量(MVV):是每分钟最大速度与幅度呼吸测得的气量(或测15秒的气量×4)。正常成年人约为80~106升/每分钟。阻塞性、混合性:轻度降低~明显降低;限制性:正常或轻度降低。
5.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为深吸气末,第一秒用力呼出的气量。临床常以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作判定,正常值为83%。阻塞性、混合性;轻度降低~明显降低;限制性:正常或轻度升高。
★问题所属科目: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内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