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急性胃炎伴有出血,要在24-48小时内行胃镜检查,为什么一定要在这时间段?
【回答】学员15108997940,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为什么一般应在大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因为可见以多发性糜烂,出血灶和黏膜水肿为特征的急性胃黏膜损害。
祝考试考的好成绩
感谢对网校的支持!
【追问】我的意思是,为什么一定在这时间范围内,不能再大出血时用?
【回答】学员15108997940,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注意是在出血开始发生后的24-48小时内,不是出血停止后的24-48小时内。出血开始发生后的24-48小时内,患者有可能出血已减轻,也有可能继续在大出血。不管患者在这个时间内有没有大出血,强调的是从出血开始发生后的24-48小时的这个时间段做胃镜检查。超过这个时间段,急性胃炎的糜烂、出血、溃疡等病变可能已经消失,延迟做胃镜,可能就无法确定病因。
所以:上消化道出血(包括急性胃炎伴出血)多主张在出血发生后24-48小时内进行检查。一般认为这可大大提高出血病因诊断的准确性(比如急性胃炎的糜烂、出血等病变可在短时间内消失,延迟检查可能无法确定病因),还可根据病变的特征判断是否继续出血或估计再出血的危险性,并同时进行内镜止血治疗。在急诊胃镜检查前需先纠正休克补充血容量、改善贫血,如有大量活动性出血,可先插胃管抽吸胃内积血,并用生理盐水灌洗,以免积血影响观察。
★问题所属科目:临床执业医师---消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