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药师复习-麻醉药
一、全身麻醉药
全身麻醉药的重点药物
盐酸氯胺酮(K粉):本品结构中含有手性碳原子,具旋光性,右旋体的活性强,临床常用其外消旋体。结构如下:
代谢途径:本品进入血循环后大部分进入脑组织,然后再分布于全身组织中,肝、肺和脂肪内的药物浓度也高。仅有2.5%以原形随尿排出。
用途:为静脉麻醉药,亦有镇痛作用。麻醉作用时间短,易产生幻觉,被滥用为毒品,现属一类精神药品管理。
γ-羟基丁酸钠:又名羟丁酸钠,为静脉麻醉药。本品麻醉作用较弱,但毒性小,无镇痛和肌松作用。可配合其他麻醉药或安定药使用,用于诱导麻醉或维持麻醉。结构如下医|学教育网整理:
HOCH2CH2CH2COONa
二、局部麻醉药
(一)局部麻醉药分类:局麻药按化学结构可分为芳酸酯类(盐酸普鲁卡因、盐酸丁卡因)、酰胺类(盐酸利多卡因)、氨基醚类(普莫卡因)、氨基酮类(法立卡因)及其他类(如氨基甲酸酯类、醇类和酚类)等。
(二)局麻药的重点药物:
性质:
1.本品分子中含有酯键,易被水解。
2.结构中芳伯氨基的性质:
(1)易被氧化变色,当pH增大和温度升高均可加速氧化,紫外线、氧、重金属离子和氧化剂可加速氧化变色。本品最稳定的pH为3~3.5.
(2)可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在稀盐酸中,与亚硝酸钠反应后,加碱性β-萘酚试液生成橙(猩)红色偶氮化合物沉淀。
用途:本品为局麻药,临床主要用于浸润麻醉和传导麻醉。
性质:
1.本品分子结构中含有酰胺键,其邻位有两个甲基,产生空间位阻作用而阻碍其水解,故本品比盐酸普鲁卡因稳定。
2.本品含有叔胺结构,具有生物碱样性质,与三硝基苯酚试液生成白色沉淀。
用途:本品为局部麻醉药,为普鲁卡因的2倍,穿透力强,起效快,用于各种麻醉,又用于治疗心律失常。
局部麻醉药的构效关系:
亲脂部分:为芳环或芳杂环,苯环的作用较强,上面还可连有一些取代基来加强局麻作用;
中间连接部分:与局麻作用时间及强度都有关系,n一般为2或3;
亲水部分:以叔胺最好,仲胺次之,伯胺刺激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