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坏死的各项内容是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必考的内容,医学|教育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总结整理了有关细胞坏死的定义、分类以及细胞凋亡的区别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定义
中文名称:细胞坏死英文名称:necrosis长期以来细胞坏死被认为是因病理而产生的被动死亡,如物理性或化学性的损害因子及缺氧与营养不良等均导致细胞坏死。坏死细胞的膜通透性增高,致使细胞肿胀,细胞器变形或肿大,早期核无明显形态学变化,最后细胞破裂。另外坏死的细胞裂解要释放出内含物,并常引起炎症反应;在愈合过程中常伴随组织器官的纤维化,形成瘢痕。
但是近期的研究表明,细胞坏死可能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另一种形式,具有包括引发炎症反应在内的重要生理功能。当细胞凋亡不能正常发生而细胞必须死亡时,坏死作为凋亡的“替补”方式被采用医学|教育网。
细胞坏死的分类
急性坏死生物体由于遇到突然的损伤引起,如车祸对人体组织的伤害,引起细胞结构的破坏而死亡,出现严重的坏死性反应。
慢性坏死慢性坏死是缓慢发生的死亡过程,与其他细胞死亡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例如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可以互相转换,此种细胞坏死的类型就是慢性坏死。
2009年6月12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王晓东实验室在Cell上发表题为“ReceptorInteractingProteinKinase-3DeterminesCellularNecroticResponsetoTNF-α”的文章。该文章报道了蛋白激酶RIP3是决定TNF-α诱导的细胞坏死的关键蛋白。
目前有研究表明,细胞坏死是一种“不安全”的细胞死亡方式,往往会导致细胞内的质膜破裂,细胞自溶,引发组织急性炎症(比如说心肌缺血坏死可能导致急性心肌炎症)。细胞坏死常出现在病理变化中,而细胞凋亡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我国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韩家淮教授发现,在某些细胞中,RIP3蛋白的表达量是控制细胞凋亡或细胞坏死的关键。如果RIP3表达量高细胞则走向坏死路径;RIP3表达量低细胞则走向凋亡路径。
RIP3就是一个控制细胞凋亡或坏死的生物学开关医学|教育网。
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的区别
虽然凋亡与坏死的最终结果极为相似,但它们的过程与表现却有很大差别。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细胞主动的死亡过程,其发生是受程序控制,逐步激活凋亡通路引起的,不产生炎症。而坏死由于细胞内含物释放到细胞外,导致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