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心理护理 > 正文

意志的品质

  意志的品质是护理心理学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整理相关知识如下:

  1.自觉性

  是指对行动的目的和意义有充分的认识,并能随时控制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于正确的目的的心理品质。这种品质是在对客观规律充分认识,有坚定的立场和信念的基础上产生和培养起来的。

  盲目性和独断性是缺乏自觉性的表现。盲目性是轻易接受外界影响,不加思考地听从别人的意见和暗示,轻易改变行动目的,缺乏原则性。独断性则是既未掌握客观规律,又不听别人的忠告,一意孤行,直至碰壁。所以,人们既不能盲从,又不能独断专行,一定要按规律办事。

  2.独立性

  是指个体倾向于自主地采取决定和行动,既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偶然影响,也不易被周围人们的说三道四所左右。意志的独立性完全不同于独断性。

  与独立性相反的品质是依从性或受暗示性。这种人缺乏主见,人云亦云,会受别人的影响而轻易地改变行动的目的。这是意志薄弱的表现。

  3.果断性

  是指能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及时采取决定的心理品质。也就是说善于在复杂的环境中迅速而有效地采取决定,一经决定就能及时地投入行动。这种品质在当今社会中显得格外重要。欲求事业成功,必须善于把握机遇。机遇常常会擦肩而过,只有果断,才能抓住机遇。这就要求个体在遇到复杂情况时,要善于迅速分析情况、判明是非、当机立断、敢作敢为。果断性以自觉性为前提,决非草率行事。

  与果断性相反的品质是优柔寡断和鲁莽。优柔寡断表现为犹豫不决、顾虑重重、该断不断,其结果常常是坐失良机,一事无成。鲁莽者的特点是做事前对情况不假思考,也不做周密的计划,只是凭一时冲动鲁莽从事。

  4.自制性

  指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言行的心理品质,也就是能根据正确的原则指挥自己,控制自己。它能保证在困难或顺利的情况下,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骄不躁地完成任务。自制性表现为发动行动和抑制行动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也就是克服内外部的干扰和困难,抑制自己的某些冲动和行为,不做自己不应该做的事;发动和维持自己的某种行动,也就是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与意志的自制性相对立的是怯懦和任性。怯懦表现为畏缩不前或仓皇失措。任性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行动不加约束,放任自己,为所欲为,与自制性毫无共同之处。

  5.坚韧性

  是指在行动中,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为实现预定目的坚持到底的心理品质。

  坚韧性集中表现为善于克服困难,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屈不挠,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善于抵御不符合目的的种种主客观诱因的干扰,做到千纷百扰不为所动。坚韧性与顽固性、执拗性有根本的区别。顽固性是既不懂客观规律,又不能正确估价自己,执迷不悟,一意孤行,我行我素。掌握不住自己,也就谈不上什么意志行为。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