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心理护理 > 正文

应激下的情绪反应 

情绪反应主要表现出焦虑、恐惧、愤怒、抑郁等情绪反应。

(1)焦虑是心理应激反应中最普遍的反应,是人们预期将要发生危险或不良后果时所表现出的紧张、恐惧和担心等综合性情绪。适度的焦虑可以提高人的警觉水平,促使人们投入行为,以适当的方式应对应激源。过度的焦虑则妨碍人们做出符合理性的判断和决定。如护士操作考核时,由于过度紧张、焦虑往往发挥不出其训练水平。

(2)恐惧是企图摆脱、逃避某种危险情境时的情绪体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轻度的恐惧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例如,司机在盘山公路上行驶,由于害怕发生意外,特别注意行车安全。严重的恐惧则具有消极意义,如临床上一些重症患者因极度担心生命受到威胁,而不利于治疗和康复。

(3)愤怒是由于外界的干扰使目的和愿望不能达到,造成紧张积累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愤怒时的一系列变化均具有攻击性意义,有助于克服障碍。但过度愤怒则可丧失理智,失去自控而导致不良后果,尤其是对心身健康不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美国曾对926名患过心肌梗塞男子的随访研究表明:情绪反应测验中得分高者(即易愤怒者)比得分低者(即情绪平衡者)死于心肌梗塞的几乎高出三倍。

(4)抑郁表现为悲观、失望、孤独、寂寞、厌世等综合性消极情绪。引起抑郁的应激源多是在个体评估后,自认为缺乏应对能力,而对前途丧失信心。严重的抑郁者可萌生消极轻生念头。久治不愈,长期疼痛折磨及恶性肿痛病人多有抑郁情结,对此类病人应严密观察与抑郁有关的心理生理症状,特别应警惕因抑郁发生意外。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