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盂肾炎是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需要了解的知识,医学教育网小编搜索整理了以下内容供考生参考。
一、发病原因:
肾盂肾炎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直接引起肾小管、肾间质和肾实质的炎症。主要为非特殊性细菌,其中以大肠埃希氏杆菌为最多(占60-80%),其次为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粪链球菌、少数为绿脓杆菌;偶为真菌、原虫、衣原体或病毒感染。
二、临床表现:
尿路刺激症状肾盂肾炎多由上行感染所致,故多伴有膀胱炎,病人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尿液混浊,偶有血尿。
全身症状包括寒战、发热,体温可达38℃以上,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可有恶心、呕吐,或有腹痛。
局部体征一侧或两侧肾区疼痛,脊肋区有叩击痛及压痛。
原有糖尿病、镇痛剂肾病或尿路梗阻者并发急性肾盂肾炎,可发生急性肾乳头坏死,病人除有败血症样严重全身症状及血尿、脓尿之外,有时由于坏死乳头脱落引起输尿管绞痛,部分病人还出现少尿或尿闭及急性肾功能衰竭。
三、诊断:
病史询问(medicalhistory)
(1)尿路感染相关症状的特点、持续时间及其伴随症状。
(2)既往史,药物史及相关病史等(如是否留置导尿管或近期有无尿道腔内操作史、有无糖尿病或免疫抑制疾病、有无尿道功能或解剖结构异常等),以排除复杂性尿路感染。
(3)患者的一般情况,如睡眠、饮食等。
体格检查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可有腰部胀痛,肋脊角明显压痛或叩击痛,特异性较高。
实验室检查(laboratoryexamination)
尿常规;血常规;尿涂片镜检细菌:肾功能检查;尿细菌培养。
影像学检查当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可考虑行静脉尿路造影、B超或CT等,以发现可能存在的尿路解剖结构或功能异常。
四、鉴别诊断:
与急性细菌性膀胱炎鉴别急性肾盂肾炎与急性细菌性膀胱炎具有共同的泌尿系症状,即尿频、尿急、尿痛,并且实验室检查都可见尿中有白细胞,且尿细菌检查均为阳性。需注意进行鉴别诊断。
首先急性肾盂肾炎发病率低于急性膀胱炎,但急性肾盂肾炎往往有较为明显的全身症状,以体温升高、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为显著特征,并常伴发热、畏寒、肌肉酸痛、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而急性膀胱炎除有严重的尿路刺激征(即尿频、尿急等)和排尿时有尿道烧灼感外,并无明显全身症状,其血常规无明显异常。急性肾盂肾炎体检时可有肋脊角或腰部压痛及叩击痛,多为一侧;而急性膀胱炎多有膀胱区压痛。
五、疾病治疗:
急性肾盂肾炎常累及肾间质,有发生菌血症的危险性,应选用在尿液及血液中均有较高浓度的抗菌药物。对于轻、中度患者可通过口服给药。对发热超过38.5℃、肋脊角压痛、血白细胞升高等或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疑有菌血症者,首先应予以胃肠外给药(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在退热72小时后,再改用口服抗菌药物(喹诺酮类、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等)完成2周疗程。其治疗原则是:①控制或预防全身脓毒症的发生;②消灭侵入的致病菌;③预防再发。
六、疾病预后:
急性肾盂肾炎采取敏感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是可以痊愈的。需要注意足够的治疗疗程并在痊愈后注意预防,避免复发或迁延成慢性。
七、疾病预防:
急性肾盂肾炎患者一定要积极治疗,直至痊愈,防止反复感染。急性期不要因症状消失而中断治疗。日常生活中注意多喝水,及时排尿,不要憋尿,并要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泌尿系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