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便于广大2014年口腔执业医师考生复习,医学教育网网友特整理了修复后疼痛的病史采集要点,希望对2014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生有所帮助!
1.继发龋
龋病治疗中未去净腐质,充填后病变继续发展形成继发龋;充填时充填不实,留有缝隙可发展为继发龋;充填物折断或邻接关系恢复不良可形成继发龋。形成继发龋后可有冷、热刺激敏感症状,可有自发性疼痛、夜间痛、温度刺激痛等急性或慢性牙髓炎的症状;病变继续发展成急性或慢性根尖周炎,出现咬合痛或咬合不适、窦道形成、患牙肿胀、松动、疼痛剧烈等。
2.牙本质过敏
在备洞中过多地磨除牙体组织使牙本质外露未充填或深龋充填时未作垫底或垫底不当等,充填后可有冷、热刺激疼痛、咬硬物时疼痛。
3.牙髓炎、根尖周炎
备洞钻磨中未采用降温措施、未间断钻磨,热刺激对牙髓产生损伤;操作不谨慎而意外穿髓,这些都可造成急性牙髓炎或慢性牙髓炎,也可造成牙髓坏死、急性或慢性根尖周炎,从而出现疼痛。
4.牙龈乳头炎
因充填时邻面留有悬突或邻接关系不良造成的食物嵌塞对牙龈乳头造成刺激,出现牙龈乳头充血、探痛,有自发性持续性胀痛、咬合痛,患者能定位患牙。
5.创伤性溃疡
操作时动作粗暴或牵拉或钻磨时伤及软组织可造成创伤性溃疡。再有锐利的边缘未磨除或修复后咬合关系不佳出现咬颊或咬舌,出现创伤性溃疡,出现自发性疼痛。
……
点击查看更多://bbs.med66.com/forum-228-157/topic-484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