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整理水溶性颗粒剂制备-中药士考试辅导资料,供广大中药士考试考生分享。
1.药材提取:多煎煮法,也可渗漉、浸渍,含挥发油要双提。
2.提取液纯化:醇沉或絮凝沉淀以后,离心、膜过滤、大孔树脂吸附法等。精制液也可直接喷雾干燥后,医学教育网搜集再湿法或干法制粒。
3.辅料:主要为糖粉和糊精。
4.制颗粒:制备颗粒剂的关键技术,常见挤出制粒、湿法混合制粒、流化喷雾制粒、干法制粒等。
(1)挤出制粒:先将药物粉末与处方中的辅料混匀后加入粘合剂制成软材,然后将软材用强制挤压的方式通具有一定大小的筛孔而制粒的方法。
(2)湿法混合制粒:先将药物粉末和辅料加入到高速搅拌制粒机的容器内,搅拌混合后加入粘合剂高速搅拌制粒的方法。
(3)流化喷雾制粒:当物料粉末在容器内自下而上的气流作用下保持悬浮的流化状态时,液体粘合剂向流化层喷入使粉末聚结成颗粒的方法。
4)干法制粒:干法制粒是将药物和辅料的粉末混合均匀,不用润湿剂与液态黏合剂,压缩成大片状或板状后,粉碎成所需大小颗粒的方法。
5.干燥:应及时干燥。干燥温度一般为60-80℃。速度过快、温度过高使颗粒中淀粉糊化,并使含浸膏颗粒软化,造成颗粒表面结壳,影响继续干燥。
颗粒干燥的程度一般凭经验掌握,含水量以2%以内为宜。
6.整粒:过筛得分布均匀的颗粒。可用摇摆式颗粒机进行,应采用质硬的金属筛网,由于颗粒干燥后体积缩小,故整粒时筛网的孔径一般比制粒时用的要小一级。整粒常用筛一般为1和5号筛。大颗粒再压碎,细粉重新制粒。
7.包装:应选用质地较厚的塑料薄膜袋或铝塑包装。防止吸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