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是口腔执业医师考试中需要了解的内容,医学教育网网友整理了相关知识点,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涎石病是在腺体或导管内发生钙化性团块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85%左右发生于下颌下腺,其次是腮腺,偶见于上唇及唇颊部的小唾液腺,舌下腺很少见。
涎石常使唾液排出受阻,并继发感染,造成腺体急性或反复发作的炎症。
病因
涎石多发于下颌下腺,与下列因素有关:①下颌下腺为混合性腺体,分泌的唾液富含黏蛋白,较腮腺分泌液黏滞,钙的含量也高出2倍,钙盐容易沉积。②下颌下腺导管自下向上走行,腺体分泌液逆重力方向流动,导管长,在口底后部有一弯曲部,导管全程较曲折,这些解剖结构均使唾液易于淤滞,导致涎石形成。
临床表现
涎石病患者性别无明显差异,中青年为多见。病期短者数日,长者数年甚至数十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小的涎石一般不造成唾液腺导管阻塞,无任何症状。导管阻塞时则可出现排唾障碍及继发感染的一系列症状及体征:①进食时,腺体肿大、疼痛;可伴同侧舌或舌尖痛,并放射至耳颞部或颈部。停止进食后不久,腺体自行复原,疼痛亦随之消失。②导管口黏膜红肿,挤压腺体可见少许脓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溢出。③导管内的涎石,双手触诊常可触及硬块,并有压痛。压痛部的口腔黏膜下有炎性浸润。④涎石阻塞引起腺体继发感染,并反复发作。下颌下腺因包膜不完整,组织疏松,炎症扩散到邻近组织,可引起下颌下间隙感染。有的病例导管阻塞症状不明显,一开始即表现为下颌下或舌下区的急性炎症。
慢性下颌下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较轻,促使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是进食时的反复肿胀,疼痛症状并不重。检查腺体呈硬结性肿块,导管口可有脓性或黏液脓性唾液流出。
……
点击查看更多://bbs.med66.com/forum-228-157/topic-1528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