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口腔执业医师《口腔预防医学》考试大纲
2013年口腔执业医师《口腔预防医学》考试大纲:
| 单元 |
细目 |
要点 |
| 一、绪论 |
口腔预防医学概述 |
(1)概念 |
| |
(2)研究对象 |
| |
(3)研究内容 |
| |
(4)三级预防的原则 |
 |
| 三、龋病 |
1.龋病流行病学 |
(1)龋病常用指数 |
| |
(2)流行特征及其有关因素 |
| 2.龋病预测与早期诊断 |
(1)龋病预测 |
| |
(2)龋病早期诊断 |
| 3.龋病的分级预防及方法 |
(1)三级预防 |
| |
(2)预防方法 |
| 4.氟化物与牙健康 |
(1)人体氟来源及代谢 |
| |
(2)氟化物的防龋机制 |
| |
(3)氟化物的毒性作用 |
| |
(4)氟化物防龋的全身应用 |
| |
(5)氟化物防龋的局部应用 |
| 5.窝沟封闭 |
(1)定义 |
| |
(2)窝沟解剖形态及龋患情况 |
| |
(3)窝沟封闭剂组成、类型及特点 |
| |
(4)适应证和非适应证 |
| |
(5)操作方法及步骤 |
| |
(6)临床效果评价 |
| 6.预防性树脂充填 |
(1)定义 |
| |
(2)适应证 |
| |
(3)分类 |
| |
(4)操作步骤 |
| 7.非创伤性修复治疗 |
(1)定义 |
| |
(2)适应证 |
| |
(3)材料和器械 |
| |
(4)操作步骤 |
| 四、牙周病 |
1.牙周病流行病学 |
(1)牙周健康指数 |
| |
(2)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 2.牙周病的分级预防 |
(1)一级预防 |
| |
(2)二级预防 |
| |
(3)三级预防 |
| 3.控制菌斑及其他局部相关危险因素 |
(1)菌斑控制的临床评估 |
| |
(2)机械性控制菌斑方法 |
| |
(3)化学性控制菌斑方法 |
| |
(4)其他局部先关危险因素控制方法 |
| 4.提高宿主抵抗力 |
提高宿主抵抗力 |
| 5.自我口腔保健方法 |
(1)刷牙 |
| |
(2)漱口 |
| |
(3)牙间隙清洁 |
| 五、其他口腔疾病的预防 |
1.口腔癌 |
(1)流行情况 |
| |
(2)危险因素 |
| |
(3)预防方法 |
| 2.酸蚀症 |
(1)危险因素 |
| |
(2)预防方法 |
| 3.牙外伤 |
(1)危险因素 |
| |
(2)预防方法 |
 |
| 九、口腔医疗保健中的感染与控制 |
1.口腔医源性感染传播及感染控制 |
(1)感染的传播 |
| |
(2)口腔医疗保健中的感染 |
| 2.感染控制的措施及方法 |
(1)患者的检查与评价 |
| |
(2)患者防护 |
| |
(3)医务人员防护 |
| |
(4)环境防护 |
| |
(5)口腔器械设备的清洗、消毒与灭菌 |
| |
(6)医疗废物处理 |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