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了有关初级中药师考试的复习知识点,供广大考生参考;如下:
药材来源
【考证】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八角莲、六角莲和川八角莲的根及根茎。
采收储藏年均可采,秋末为佳。全株挖起,除去茎叶。洗净泥砂,晒干或烘干备用,切忌受潮。鲜用高
八角莲精亦可。
中药药性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凉;有毒。肺;肝经。
①《分类草药性》:“味苦,无毒。”
②《福建民间草药》:“甘微辛,温,有毒。”
③《贵阳民间药草》:“辛微苦,平,无毒。”
④《广西中药志》:“甘苦微辛,性凉,无毒。”
⑤《广西中药志》:“入肺经。”
【功效主治】化谈散结;祛瘀止痛;清热解毒。用于咳嗽;咽喉肿痛;瘰疬;瘿瘤;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跌打损作;痹证。
【各家论述】
1.《本草纲目拾遗》:《涌幢小品》云:八角连绥宁产之,可以伏蛇。谚云,识得八角连,可与蛇共眠。治一切毒蛇伤。
八角莲(图4)2.《贵州民间方药集》:治虚弱脱肛;外用消伤肿,并治蛇咬伤,疔疮。
3.《福建民间草药》:散结活瘀,消瘿解毒。
4.《广西中药志》:清热化痰,解蛇虫毒。治肺热痰咳,虫蛇咬伤,单双蛾喉痛,疮疖。
5.《四川中药志》:治劳伤吐血、腰痛,疥癣白秃。
6.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燥湿泻火。治淋巴结炎,腮腺炎,痈疮。
7.《江西草药》:治肾虚,劳伤,中暑,胃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2g;磨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磨汁或浸醋、酒涂搽;捣烂敷或研末调敷。
【用药禁忌】孕妇禁服,体质虚弱者慎服。
药理作用1.心肌作用:根中提出的结晶性物质,作用类似足叶草素,对离体蛙心有兴奋作用,能使其停于收缩状态。 2.血管作用:对兔耳血管有扩张作用;对蛙后肢血管、家兔小肠及肾血管则有轻度的收缩作用。
3.平滑肌作用:抑制离体兔肠、兴奋兔及豚鼠的离体子宫。
药材鉴定⑴性状鉴别 根茎呈结节状,长约6-10cm,径约0.7-1.5cm,鲜时浅黄色,干后呈棕黑色;表面平坦或微凹,上有几个小的凹点,下面具环纹。须根多数,长达20cm,径约1mm,有毛,鲜时浅黄色,干后棕黄色。质硬而脆,易折断。根茎断面黄绿色,角质;根的断面黄色,中央有圆点伏中柱。气微,味苦。
⑵化学鉴定 薄层层析:本品的乙醇提取液为供试液,另取鬼臼毒素乙醇液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液、对照品溶液,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9:1)展开18cm,硫酸-乙醇(1:1)喷雾,120℃烘烤5分钟,显深棕色斑点。
药方选录1、治肿毒初起:八角莲加红糖或酒槽适量,共捣烂敷贴,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2、治疔疮:八角莲二钱,蒸酒服;并用须根捣烂敷患处。(《贵阳民间药草》)
3、治瘰疬:八角莲一至二两,黄酒二两。加水适量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4、治带状疱疹:八角莲根研末,醋调涂患处。(《广西中草药》)
5、治单双蛾喉痛:八角莲一钱,磨汁吞咽。(《广西中药志》)
八角莲6、治跌打损伤:八角莲根一至三钱,研细末,酒送服,每日二次。(《江西草药》)
7、治毒蛇咬伤:一。八角莲三至五钱,捣烂,冲酒服,渣敷伤处周围。(《广西中草药》)二。八角莲根白酒磨涂患处;亦可内服,每服二钱。对神经性毒素,可取八角莲根五节,用75%酒精7毫升,浸泡七天,取浸出液一至二毫升,注入伤口内。(《江西草药》)
8、治痰咳:八角莲四钱,猪肺二至四两,糖适量。煲服。(《广西中药志》)
9、治体虚弱,痨伤咳嗽,虚汗盗汗:八角莲三钱,蒸鸽子或炖鸡或炖猪肉半斤服。(《贵阳民间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