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细菌的营养

(一)细菌的营养1.营养类型根据细菌对营养物质需要的不同,将细菌分为两大营养类型。

(1)自养菌:能以简单的无机碳化物、氮化物作为碳源、氮源,合成菌体所需的大分子,其能量来自无机化合物的氧化(化学能),也可通过光合作用而获得(光能),如固氮菌。

(2)异养菌:不能以无机碳化合物作为唯一的碳源,必须利用有机物如糖类、蛋白质、蛋白胨和氨基酸作为碳源和氮源,仅有少数异养菌能利用无机氮化物,合成菌体所需的大分子,其所需的能量大多从有机物质氧化而获得。异养菌包括腐生菌和寄生菌两类。腐生菌以无生命的有机物质作为营养物质;寄生菌寄生于活的动植物,从宿主体内的有机物质中获得营养。所有致病菌都是异养菌。

2.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包括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类和生长因子等五类。

3.营养机制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都具有半透性,只能使水分和小分子溶质透过,而大分子蛋白质、多糖、脂类需经细菌的胞外酶水解成小分子物质后,菌体才能吸收(转运)。转运的方式有三类:①离子转运;②透性酶转运;③磷酸转运系统。对应的转运途径依次为:(1)被动扩散,细菌依靠群体表面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半透性来调节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取。

(2)主动吸收,细菌将许多营养物质以高于细胞外浓度积累在细胞内的过程称为主动吸收。

(3)基团转位,基团转位亦是一种需要消耗能量的运输营养的方式。它是靠胞外酶将糖类等物质与一种耐热蛋白(HPr)和磷酸结合,使糖类等磷酸化而运送到菌体内,再与HPr解离。

……

点击查看更多://bbs.med66.com/forum-267-250/topic-1583962.html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检验职称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480

查看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