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细菌性痢疾-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精华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细菌性痢疾是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请参考。

细菌性痢疾:

一、病原学

痢疾杆菌分四群:A群志贺、B群福氏、C群鲍氏、D群宋内,我国最常见的是B群。

二、发病机制及主要病变部位

1.发病机制:痢疾杆菌进入消化道,如机体免疫力低下,细菌侵入后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和固有层中繁殖,引起肠黏膜反应和固有层小血管循环障碍。特异性表现:溃疡表浅呈地图状。

2.主要病变部位:乙状结肠和直肠。

三、临床表现

1.急性菌痢

(1)普通型:起病急、高热可伴有发冷寒战,继之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开始为稀便,迅速变为黏液脓血便(菌痢的特征性表现)。

(2)轻型

(3)中毒型:好发于2-7岁儿童。起病急骤,突起高热,病势凶险,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而肠道的症状比较轻。根据临表分以下3型:休克型:有休克症状;脑型:有脑的症状;混合型:最凶险,死亡率最高。

注:一个小孩到底是中毒型菌痢还是脑膜炎,我们就是看有没有与消化道有关。

2.慢性菌痢

由于急性菌痢病程迁延形成的,慢性菌痢最多见的也是迁延型

四。治疗

首选的是喹诺酮类,孕妇和婴儿及肾功不全的禁用,就用三代头孢。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