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主治医师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 > 手术指导 > 正文

经额下入路颅咽管瘤手术-外科手术指导

【手术步骤】(1)头皮切口、骨瓣形成、切开硬脑膜、抬起额叶进入鞍区的方法与“经额下入路”同。

(2)显露肿瘤:颅咽管瘤的手术显露应较垂体瘤更为广泛,用自动脑牵开器抬起额叶进入鞍区后,在手术显微镜下开放视交叉池与颈内动脉池,显示同侧或双侧视神经、视交叉和其前方颅咽管瘤的鞍隔上部分。有时为了充分显露,最好能打开侧裂池根部,以显露颈内动脉分叉部、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近端。若为向外侧发展的颅咽管瘤,还应开放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但由于本入路自身的限制,难以更广泛地向外侧显露。

(3)肿瘤切除:在开始切除肿瘤前,应首先分离肿瘤周围视交叉池、视神经池与颈内动脉池的蛛网膜,保留蛛网膜下腔的间隙,以利于看清肿瘤的边界。然后穿刺肿瘤的囊性部分,吸出囊液,用超声吸引器或取瘤钳分块切除囊内的实质性瘤块,使瘤体缩小,达到充分的肿瘤内减压与视神经减压。囊壁与周围的神经及血管常紧密粘连,钝性分离囊壁或过分用力牵拉常可造成周围的神经损伤或动脉破裂,引起出血,故最好在仔细辨认肿瘤周围边界后,用显微剪刀或镰状小刀锐性分离。钙化的瘤块常与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等血管紧密粘连,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切除时应格外小心。每次切取瘤块不可过多,并注意保护供应视神经、视交叉与视束的小血管。大型颅咽管瘤的囊壁应分块切除。分开肿瘤与视神经、视交叉及视束的粘连后,再向后上方分离到肿瘤上极与下丘脑。两者间常有一薄层的神经胶质反应层,边界清晰,较易分离。垂体柄多位于肿瘤的后外侧,应仔细辨认,注意保持其完整性。对向鞍旁发展的肿瘤,则应于切除视交叉前方的瘤块并使之获得充分减压后,调整手术显微镜的方向,经扩大的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分离并切除位于视神经外侧、颈内动脉下方的瘤块。但由于本入路不能很好地显露颈内动脉外侧的间隙,对于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及动眼神经等显露欠佳,使进入该间隙外侧瘤体的全切除受到一定限制。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2026年外科主治课程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