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助理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洛博芽生菌病-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为了帮助即将参加2014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生顺利复习,医学教育|网搜集了相关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预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一)发病原因

罗伯菌有感染海豚的多个报道,提示其生活史包括腐生于有水的环境中。本菌人工培养尚待改进和动物接种产量很少。其致病性很低,感染可能与外伤有关。

(二)发病机制

感染可能与外伤有关。病原菌沿伤口进入皮肤,在侵入处产生结节,高出皮面,棕色或紫红色,表面光滑富有弹性,周围无红晕,损害常集中于一处。随着进一步繁殖,通过自身蔓延或自我接种,损害逐渐增大,自觉症状轻微,微痒不痛,类似良性肿瘤或瘢痕疙瘩,少数病例由于外伤,可有破溃渗液,表面结痂。偶可通过淋巴播散,导致附近淋巴结肿大,但黏膜、内脏和骨骼无累及。

(三)表现及诊断

本病开始可能有皮肤外伤,病原菌沿伤口进入皮肤,在侵入处产生结节,高出皮面,棕色或紫红色,表面光滑富有弹性,周围无红晕,损害常集中于一处。随着进一步繁殖,通过自身蔓延或自我接种,损害逐渐增大,自觉症状轻微,微痒不痛,类似良性肿瘤或瘢痕疙瘩,少数病例由于外伤,可有破溃渗液,表面结痂。好发于小腿、躯干和腰部,其他部位如耳轮、手臂、面颈和臀部亦有报道。偶可通过淋巴播散,导致附近淋巴结肿大,但黏膜、内脏和骨骼无累及。

根据临床表现、病理检查和直接镜检作出诊断。

(四)辅助检查

病原菌直接镜检:可见到双壁圆形、排列成链状孢子,孢子之间有短桥相接。

组织病理:结节损害位于表皮及皮下组织间,呈肉芽肿样。纤维组织被大量巨细胞和组织细胞隔散,巨细胞直径可达40~80μm,在较陈旧损害中,可有炎性细胞浸润,角化不全,棘层增厚。无假性上皮瘤样增生及表皮内脓肿。GMS染色可清楚显示本菌为直径7~14μm(平均9.5μm)球状细胞组成的链,每个细胞皆与相邻细胞以细颈相连,可以形成支链。一些酵母细胞可存在于巨细胞及巨噬细胞内,但大部分是环绕在这些细胞周围。

(五)治疗

局限性或单个斑块样皮损可以用外科手术切除,切除必须充分,以防复发。可采用液氮冷冻疗法或CO2激光疗法切除去掉高出皮面的结节或瘢痕疙瘩。口服氯法齐明(氯苯吩嗪)100~200mg/d,疗程2~8个月,治疗本病有效。酮康唑治疗效果不佳。两性霉素B对此病无效。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临床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2025年课程

41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