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药动学方面的改变是初级药师考试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下:
1.吸收
(1)口服:吸收程度取决于胃酸度、胃排空时间和病理状态,以及对胃肠道刺激,小儿胃酸度相对较低,胃排空时间较快。
(2)肌肉注射:由于小儿臀部肌肉不发达,肌肉纤维软弱,故油脂类药物难以吸收,易造成局部非化脓性炎症。由于局部肌肉收缩力、血流量、肌肉容量少,故肌注后药物吸收不佳。
(3)皮下注射:由于小儿皮下脂肪少,易发生感染,吸收注射容量有限,所以目前很少采用注射量较大的液体或药物。
2.分布
小儿体液量比成人多,小儿间质液相对较大,所以药物在体液内分布相对多,应用剂量相对较大。
3.与蛋白质结合
小儿药物蛋白质结合率比成人低,主要原因是:
(1)血浆蛋白水平较成人低;
(2)蛋白与药物结合能力差;
(3)小儿特别是婴幼儿由于肾脏泌氨排氢作用较弱,血pH值偏低,影响药物与蛋白质的结合。
4.代谢
小儿年龄越小,各种酶活性较低或缺乏,使代谢减慢,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如茶碱在肝内不能乙酰化,作用受到影响。
5.排泄
与肾脏功能的完善与否有关,年龄越小,肾脏滤过及浓缩、排泄功能越不完善,特别是早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