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者,立即肌肉注射维生素K11~5mg;出血严重者或紧急情况下,可静脉滴注维生素K1(静脉注射制剂)1~5mg,可使未羧化的凝血因子很快羧化而发挥凝血活性,出血可迅速得到改善。静脉滴注维生素Kl有一定的危险性,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心跳/呼吸骤停等反应,故应缓慢给药(每分钟不超过1mg),并须有医生在场。
出血较重,尤其出现出血性休克表现如皮肤粘膜苍白、Hb<100g/L、收缩压<4 kPa和pH<7.1时,应立即输注新鲜全血或血浆10~20ml/kg,以提高血中有活性的凝血因子的水平、纠正低血压和贫血。
如有消化道出血,应暂时禁食,从胃肠道外补充营养;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脐部渗血可局部应用止血消炎药粉;穿刺部位渗血可行压迫止血。
在早产儿或肝病患儿,除维生素K缺乏外,其肝脏功能也不成熟或受损,上述凝血因子合成不足,若发生出血,在给予维生素K1的同时,最好输注新鲜血浆或全血。
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3(亚硫酸氢钠甲奈醌)和维生素K4(乙酰甲奈醌)可致溶血和黄疸,宜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