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方剂学:请气分热(中药士辅导精华)

  白虎汤

  【方源】 《伤寒论》

  【组成】 石膏一斤(50g)六两(18g) 粳米六合(9g) 甘草(炙)二两(6g)★

  【用法】 水煎温服。

  【功用】 清热生津。

  【主治】 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配伍意义】 本方所治乃外感寒邪,入里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热,或温邪传入气分的热盛证。气分热盛,但未致阳明腑实,故不宜攻下;热盛津伤,又不能苦寒直折。惟以清热生津法最宜。方中重用石膏辛甘大寒,主入肺胃二经,善能清阳明气分大热,并能止渴除烦,用为君药。臣以知母苦寒质润,寒可助石膏清肺胃之热,润可助石膏生津止渴除烦。君臣相须为用,清热除烦生津之力尤强。粳米、炙甘草益胃生津,亦可防止大寒伤中之弊,均为佐药。炙甘草兼以调和诸药为使。四药配伍,共奏清热生津之效。

  竹叶石膏汤

  【方源】 《伤寒论》

  【组成】 竹叶二把(6g) 石膏一斤(50g) 麦门冬一升(20g)人参二两(6g)半夏半升(9g) 甘草(炙)二两(6g) 粳米半升(10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 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

  【配伍意义】 本方证乃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胃气不和所致。气分余热宜清,气津两伤宜补。治当清热生津,益气和胃。故方中竹叶配石膏清透气分余热,除烦止渴为君。人参配麦冬补气养阴生津为臣。半夏降逆和胃止呕为佐。甘草、粳米和中养胃为使。共奏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之功。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按协议重学

14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