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红细胞酶缺陷的检验及其应用

  1.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1)原理:在血液中加入亚硝酸盐使红细胞中的亚铁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正常红细胞的G-6-PD催化戊糖旁路使NADP(氧化型辅酶Ⅱ)变成NADPH(还原型辅酶Ⅱ),其脱的氢通过亚甲蓝试剂的递氢作用而使高铁血红蛋白(Fe3+)还原成亚铁血红蛋白(Fe2+),通过比色可观察还原的多少。当G-6-PD缺乏时,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下降。

  参考值 正常人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大于75%(脐带血≥77%)。

  (2)临床意义:G-6-PD缺乏时,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下降。中间缺乏(杂合子)为31%~74%,严重缺乏(半合子或纯合子)小于30%。

  2.变性珠蛋白小体检查

  (1)原理:G-6-PD缺乏的病人血样加入乙酰苯肼于37℃孵育2~4小时,用煌焦油蓝染色观察红细胞中珠蛋白小体的生成情况,计算含5个及以上珠蛋白小体的红细胞的百分率。

  参考值 正常人含5个及以上珠蛋白小体的红细胞一般小于30%。

  (2)临床意义:G-6-PD缺乏症常高于45%,故可作为G-6-PD缺乏的筛检试验。但还原型谷胱甘肽缺乏症也增高;不稳定血红蛋白病含小体的细胞百分率为75%~84%,HbH病和化学物质中毒时也增高。

  3.G-6-PD测定:包括荧光斑点试验和G-6-PD活性检测。

  (1)原理:在G-6-PD和NADP+存在下,G-6-PD能使NADP+还原成NADPH,后者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荧光。NADPH的吸收峰在波长340nm处,可通过单位时间生成的NADPH的量来测定G-6-PD活性。

  参考值 正常人有很强荧光。正常人酶活性为(4.97±1.43)U/gHb。

  (2)临床意义:G-6-PD缺陷者荧光很弱或无荧光;杂合子或某些G-6-PD变异者则可能医学教育网整理有轻到中度荧光。G-6-PD缺乏者酶活性减少。

  4.丙酮酸激酶测定:包括荧光斑点试验和PK活性检测。

  (1)原理:在二磷酸腺昔(ADP)存在的条件下丙酮酸激酶(PK)催化磷酸烯醇丙酮酸(PEP)转化成丙酮酸,在辅酶Ⅰ还原型(NADH)存在情况下,丙酮酸被LDH转化为乳酸,若标记医学敎育网整理荧光于NADH上,此时有荧光的NADH变为无荧光的NAD。

  参考值 正常荧光在20min内消失。15.0±1.99IU/gHb(37℃)(ICSH推荐Blume法)

  (2)临床意义:PK严重缺乏者荧光60min不消失;PK中等缺乏者荧光25~60min消失。纯合子PK值在正常活性到25%以下,杂合子为正常25%~50%。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检验职称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4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