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影响血清学试验的因素

  (一)电解质

  抗原与抗体发生结合后,由亲水胶体变为疏水胶体的过程中,须有电解质参与才能进一步使抗原抗体复合物表面失去电荷,水化层破坏,复合物相互靠拢聚集形成大块的凝集或沉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若无电解质参加,则不出现可见反应。为了促使沉淀物或凝集物的形成,常用0.85%~0.9%(人、畜)或8%~10%(禽)的氯化钠或各种缓冲液(免疫标记技术)作为抗原和抗体的稀释液或反应液。但电解质的浓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出现盐析现象。

  (二)温度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抗原、抗体分子运动速度越快,这可以增加其碰撞的机会,加速抗原抗体结合和反应现象的出现,如凝集和沉淀反应通常在37℃水浴感作(即将试验材料加盖保湿恒温作用)一定时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以促进反应现象的出现,若用56℃水浴则反应更快。但有的抗原抗体结合则需长时间在低温下,才能使反应完成的比较充分、彻底,如有的补体结合试验在0℃~4℃冰箱结合效果更好。

  (三)酸碱度

  血清学试验要求在一定的pH下进行,常用的pH值为6~8,过高或过低,均可使已结合的抗原抗体复合物重新解离。若pH降至抗原或抗体的等电点时,会发生非特异性的酸凝集,造成假象。

  (四)振荡

  适当的机械振荡能增加分子或颗粒间的相互碰撞,加速抗原抗体的结合反应,但强烈的振荡可使抗原抗体复合物解离。

  (五)杂质和异物

  试验介质中如有与反应无关的杂质、异物(如蛋白质、类脂质、多糖等物质)存在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会抑制反应的进行或引起非特异性反应,故每批血清学试验都应设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试验。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检验职称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4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