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

  1.早期采集:采集时间最好是病程早期、急性期或症状典型时,而且必须在使用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之前采集。

  2.无菌采集:采集的标本应无外源性污染。在采集血液、脑脊液、胸腔积液、关节液等无菌标本时,应注意对局部及周围皮肤的消毒,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对于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窦道标本应由窦道底部取活组织检查,而不应从窦道口取标本,以免受皮肤表面正常菌群的污染,造成混淆和误诊;对于从正常菌群寄生部位(如口腔)采集的标本,应明确检查的目的菌,在进行分离培养时,采用特殊选择性培养基。采集的标本均应盛于无菌容器内,盛标本的容器须先经高压灭菌、煮沸、干热等物理方法灭菌,或用一次性无菌容器,而不能用消毒剂或酸类处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根据目的菌的特性用不同的方法采集:厌氧菌、需氧或兼性厌氧菌,以及L型菌采用的方法不同。如尿液标本,疑为厌氧菌感染时,应以无菌注射器从耻骨上缘行膀胱穿刺术抽取;若怀疑是需氧或兼性厌氧菌的感染。则可通过自然导尿获取标本。

  4.采集适量标本:采集量不应过少,而且要有代表性,同时有些标本还要注意在不同时间采集不同部位标本。如肠热症患者,发病的第1周应采集血液,第2周应采集粪便和尿液。否则影响细菌检出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5.安全采集:采集标本时不仅要防止皮肤和黏膜正常菌群对标本的污染。同时也要注意安全,防止传播和自身感染。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检验职称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4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