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简述物理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物理因素对病毒的影响如下:

  1)温度

  大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在0℃以下温度能良好生存,特别是在干冰温度(-70℃)和液氮温度(-196℃)下更可长期保持其感染性;相反,大多数病毒于55~60℃下,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即被灭活,100℃时在几秒钟内即可灭活病毒。即使是哺乳动物的体温(37~38.5℃)也可能使某些病毒灭活,因此病毒必须低温保存。有蛋白质或Ca2+、Mg2+存在,常可提高某些病毒对热的抵抗力。如脊髓灰质炎和呼肠孤病毒在1mol/L的MgCl2中具有明显的稳定作用,1mol/L的 MgSO4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和风疹病毒也具有稳定作用。冻融,特别是反复冻融可使许多病毒灭活。因此,病毒标本的保存应尽快低温冷冻,并且避免不必要的冻融。

  2)pH

  一般来说,大多数病毒在pH6~8的范围内比较稳定,而在pH5.0以下或者pH9.0以上容易灭活。但各种病毒对pH的耐受能力有很大不同,如肠道病毒在pH2.2环境中其感染性可保持24h,而鼻病毒等在pH5.3时迅速灭活,披膜病毒则在pH8.0以上的碱性环境中仍能保持稳定。因此,病毒体对pH的稳定性常被用于病毒体鉴定的指标之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辐射

  电离辐射中的Υ射线和X射线以及非电离辐射中的紫外线都能使病毒灭活。有些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等经紫外线灭活后,若再用可见光照射,因激活酶的原因,可使灭活的病毒复活,故不宜用紫外线来制备灭活病毒疫苗。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检验职称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4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