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助理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辅导精华:射线消毒的原理和应用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常用的甚小消毒法的原理和应用在医学和生活各个领域非常实用。

  1.紫外线(UV):波长200~300nm的紫外线(包括日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波长265~266nm时杀菌作用最强。

  紫外线杀菌机制:①紫外线使DNA分子形成胸腺嘧啶双聚体,干扰DNA正常复制,导致细菌死亡。②紫外线可使分子氧变成臭氧,后者具有杀菌能力。

  应用:紫外线穿透力较弱,一般用于手术室、病房、实验室的空气或不耐热的物品表面消毒。

  注:紫外线可损伤皮肤和角膜,应注意防护。

  2.电离辐射:包括γ射线、x射线和加速电子等,微生物体中的水受电离照射后产生的自由基及自由基离子破坏微生物核酸、酶和蛋白质致微生物死亡,对各种微生物均有致死作用,细菌繁殖体对射线比芽胞要敏感。

  应用:适用于不耐热物品的灭菌,如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批量灭菌。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临床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2025年课程

41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