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助理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辅导精华:产气荚膜梭菌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产气荚膜梭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气性坏疽的主要病原菌。

  (一)生物学性状

  为两端平切的革兰阳性大杆菌,卵圆形芽胞位于菌体中央或近极端。在机体组织内可形成荚膜,无鞭毛。厌氧培养中生长繁殖极快,在牛乳培养基中生长可产生汹涌发酵现象。

  (二)致病性

  产气荚膜梭菌主要引起气性坏疽。气性坏疽是严重的创伤感染性疾病,以局部组织坏死、气肿、水肿、恶臭及全身中毒为特征。

  这些症状均与本菌具有荚膜及产生多种毒素和酶有密切关系。毒素中最重要的是α毒素,为磷脂酰胆碱酶,能分解人和动物细胞膜上的磷脂,引起溶血、组织坏死、水肿、出血等病变。此外,许多产气荚膜梭菌能产生肠毒素,可引起食物中毒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气性坏疽发病急剧,后果严重,需要尽早准确的做出微生物学诊断,争取早期治疗。

  (1)直接涂片镜检:在创口深部取材涂片,革兰染色镜检,这是极有价值的快速诊断方法。

  (2)分离培养及鉴定:可取坏死组织制成悬液,接种血平板或疱肉培养基中,厌氧培养,取培养物涂片镜检,利用生化反应进行鉴定。

  (四)防治原则

  预防措施主要是及时处理伤口,扩创、局部用H202反复冲洗,切除感染及坏死组织。早期可用多价抗毒素血清。同时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抑制细菌繁殖。由于该菌在环境中很快形成芽胞,故必须严密隔离患者,避免在医院内传播。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临床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2025年课程

41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