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助理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水肿的原因、临床特点及意义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水肿常见原因、临床特点及临床意义:

  水肿是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水肿分为全身性与局部性。

  1.全身性水肿

  (1)心源性水肿:水肿特点是首先出现于身体下垂部位。为对称性,凹陷性。主要是右心衰竭的表现。

  (2)肾源性水肿:艰肿特点是疾病早期晨间起床时有眼睑与颜面水肿,以后发展为全身水肿。可见于各型肾炎和肾病。

  (3)肝源性水肿:失代偿期肝硬化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要表现为腹腔积液,也可首先出现踝部水肿,逐渐向上蔓延,而头,面部及上肢常无水肿。肝硬化在临床上主要有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两方面表现。

  (4)营养不良性水肿:特点是水肿发生前常有消瘦,体重减轻等表现。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营养缺乏,蛋白质丢失性肠病,重度烧伤等所致低蛋白血症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维生素B1缺乏所致。

  (5)其他原因的全身性水肿:包括黏液性水肿,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药物性水肿、特发性水肿等。

  2.局部性水肿

  常为局部静脉,淋巴回流受阻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如肢体血栓形成致血栓性静脉炎,丝虫病致象皮腿,局部炎症,创伤或过敏等。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临床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2025年课程

41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