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助理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肠系膜动脉瘤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为了使您更好的了解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相关内容,医学教育网特搜集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发病原因

  本病的主要原因为感染,占57%,年龄多在50岁以下,主要为真菌感染、细菌性心内膜炎;其次为动脉硬化,中膜退行变,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此外,门静脉高压症、高血压、先天性动脉发育不良和外伤等亦为本病发生的原因,但临床少见。

  (二)发病机制

  肠系膜动脉瘤的发生主要是真菌及细菌感染的菌栓栓塞动脉滋养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中层弹力纤维;高血压、贝赫切特综合征损伤内膜及门静脉高压引起动脉壁肌层变薄断裂。腹部外伤引起肠系膜动脉部分受损形成假性动脉瘤。

  肠系膜动脉瘤多发生在肠系膜上动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肠系膜下动脉瘤少见。肠系膜动脉瘤常因形成血栓等引起肠管缺血,邻近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和结肠中动脉起始部的动脉瘤因血栓阻塞或动脉夹层易导致肠管缺血甚至坏死等,因此处来自股腔干和肠系膜下动脉的侧支循环常不充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临床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2025年课程

41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