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消化道症状,通常持续三到四天不解大便可以认为是便秘。便秘主要是由于粪便在肠腔内滞留过久,水分被过量吸收,粪便过于干燥硬结,造成排便困难。严重时可影响生活质量,还可引起一些并发症,常见的有:老年人用力排便时由于脑血流量降低而发生昏厥,高血压患者引起脑血管意外,心脏病患者发生心肌梗塞、心律紊乱等。老年人便秘的发生率较高,其原因很多。消化器官功能降低;老年体弱,活动量少,肠蠕动减慢;内脏感觉减退,对排便反应的敏感性降低;进水量少,整个消化道水分少,使粪便的含水量少而干结;某些药物等,均可成为便秘的原因。针对以上的原因可采取如下措施预防。
增加膳食纤维素的摄入。膳食纤维不容易被人体吸收,因而是能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形成粪便的过程中,膳食纤维可以使其体积增加,密度减少,并能刺激肠道蠕动和促进排便。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粗粮、竹笋、海带、韭菜、水果等。
多饮水。在进食高纤维素的同时,应大量饮水,有利于大便变软而易于排出。可清晨空腹饮一到两杯淡盐水(高血压病人改为喝开水)也有一定的帮助。
适当吃些油脂,如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等。油脂有润滑肠道功能,是轻泻剂,油脂中的脂肪酸有促进肠蠕动作用。有利于排便通畅。
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浓茶、咖啡等。这些都可以使大便干结甚至引起便血。
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指导其适量的体育活动,增强胃肠蠕动能力。卧床的老人,可给予被动活动。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日在一定的时间排便,以此作为条件反射的信号,从而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和规律。工作最忙也不要忽视正常便意,以免抑制便意破坏排便习惯。
腹部按摩。用双手顺结肠蠕动的方向揉动腹部,每日进行两次,在起床前和入睡前。
用缓泻剂帮助排便。如番泻叶泡水、大黄、麻仁丸等。
直肠内用药:开塞露1-2支直接注入肛门内促使排便。这种方法简单,起效快而副作用少,特别适合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