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央对农村卫生投入的增加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农村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民“看不上病”、“看不起病”的问题已有所缓解。
自2006年开始实施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显示,中央和中西部地区共同投资216.8亿元,加强农村的卫生服务网络建设。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覆盖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约有7.2亿人参加,国家财政为此补助农民上百亿元。
但农民不能只“看得上病”、“看得起病”,还需要“看得好病”。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高强指出,农村卫生基础薄弱,专业人才匮乏,素质不高。在当前形势下,农村卫生队伍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卫生工作发展和服务能力提高的瓶颈。
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构成了我国农村的三级医疗防护网。其中,乡村医生是村级卫生机构中的主要服务力量,成为农村“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中最贴近农民的医学教育 网搜集 整理卫生网络,为保障亿万农民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6年度“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获得者吕志爱,正是我国广大农村基层卫生队伍中的一员。他们不仅承担着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任务,还承担着疫情报告、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撑起了保护亿万农民健康的千斤重担。
但现实情况也反映出,这支队伍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长期关注农村基层卫生人力状况的任苒教授指出,乡村医生在资格认证和执业注册管理、培养和教育体制、稳定政策和激励机制等方面都面临重重困境。卫生部部长陈竺也表示,乡村医生队伍待遇有待提高,已经成为能不能在商品经济时代稳定公共卫生服务网底的重要问题。
在近期结束的2007年全国卫生人事人才工作会议上,加强农村队伍建设被列为一项重要议题展开座谈,各地积极探讨了实践中的有益做法与思考。可以喜悦地看到,在加强队伍建设、探索有效医学 教育网搜 集 整理解决途径的过程中,各地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前不久,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农合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随着培训不断加强,水平不断提高,乡村医生队伍肯定会成为活跃在青山绿水,也包括在国家边疆等经济生活比较困难地区的一支精干的卫生保健力量。
本刊组织策划这一组稿件,也希望在反映基层现状的同时,与广大卫生工作者一起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