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瑜超:老陈做过村里卫生所的赤脚医生,那时候农村人看病的意识不强,生了病首先想到的是找村里从事封建迷信的老人,盐城农村有“竖筷子”、“烧纸钱”这些陋俗。所以当时的乡村医生并不好做,很多时候得不到承认。“早上一上工就盼着有人叫我去看病。田头上有人冲我招手的话可高兴了,赶紧跑过去,这样只要有一个病人,一天的工分就满了。”
孙建华:曾经在射阳海河当赤脚医生的孙建华说起赤脚医生的经历,感慨颇多:“虽说赤脚医生在农村的作用很大,也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但是毕竟不是正规军,很容易被正规医院的医生瞧不起。记得有一次我到乡镇医院去拿药,药剂师是正规医学院毕业的,有点瞧不起人。我当时年轻气盛,随手就用医学教 育网 搜集 整理英文缩写写下了几种药,包括各类抗菌素、各类磺胺及解热镇痛、肠炎胃痛药等,他当时一下子就被震住了,对我的态度也和气了很多。”
赵春琳:赵春琳现在是大丰一所小学的校医,之前曾经当过十几年的赤脚医生,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医专,回乡当了一名校医。在乡下行医时,四个赤脚医生挤在一间屋子里,大约十二三平方米,就诊室、药房、观察室、注射室全部都挤在一起,两条凳子一张床,一只听诊器和几根银针就是所有的家当。以后的十几年里,哪里有空房子,村卫生室就搬到哪里,始终都没有一个固定的场所。而现在的农村卫生室基本都有两层的小楼,开设了独立的诊断室、药房、注射室等标准化科室,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