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少数民族人才培训中心、卫生部中国乡村医生培训中心联合举办的“同心?红十字天使计划”甘肃省民族地区乡村医生培训班在甘肃中医学院开班。甘肃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郭清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秘书长黑德昆,诺华(中国)总裁易珉,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专项基金管理部部长薛原,甘肃中医学院院长李金田,党委常委、院长助理吴俏燕,甘肃省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陈明,甘肃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护处处长阎曦晓,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毛宏旭,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尕旦木加以及来自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各乡村卫生室的100名乡村医生参加了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甘肃中医学院党委常委、院长助理吴俏燕主持。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秘书长黑德昆首先介绍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开展“同心?红十字天使计划”民族地区乡村医生培训情况。由中央统战部与中国红十字会共同指导,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和中国少数民族人才培训中心主办开展的“同心?红十字天使计划”民族地区乡村医生培训,旨在增强民族地区乡村医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水平和民生状况,增进民族之间的交流。本期民族地区乡村医生培训班由世界著名医疗保健企业诺华公司资助。来自甘南和临夏的100名藏族、回族、东乡族、保安族和汉族的乡村医生,将于2011年9月1日至9月15日在甘肃中医学院全脱产培训15天。
甘肃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郭清祥在开班仪式上讲话。他说,长期以来,在中国红十字总会的有力指导下,各级红十字会系统十分关注甘肃的发展,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救灾、救助、救护和志愿服务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甘肃各项社会事业进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这次民族地区乡村医生培训班的顺利举办,是对我省特别是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又一次大力支持,必将对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特别是甘南、临夏两州乡村医疗水平,改善各族群众健康状况,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郭清祥副部长指出,甘肃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投资资金5亿多元,有力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明显进步。但由于多种原因,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还相对比较滞后。
郭清祥副部长强调,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支持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结合全省示范县(市、区)建设的开展,进一步加强与红十字会系统的交流合作,努力为民族地区培养一支技术精湛、热心卫生事业的医疗人才队伍,切实提高民族地区群众的健康水平,为民族地区发展做出新的成绩。
甘肃省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陈明在开班仪式上致辞。他对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少数民族人才培训中心在甘肃民族地区举办培训班表示衷心感谢。他希望参加培训的学员抓住这次难得的培训学习机会,刻苦学习,努力提高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回乡以后更好地为当地人民群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为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甘肃中医学院院长李金田在讲话中表示,学院作为培训承办单位,将积极配合中国红基会、甘肃红十字会工作,严格按照国家乡村医生培训教学大纲要求做好本期乡村医生培训项目的教学任务。同时增加中医药在治疗基层常见病、多发病方面的知识,让学员学到易于掌握、实用性强的知识,增长见识和技能,为基层广大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来自甘肃省广河县三甲集镇上集村卫生站的马永霞乡村医生代表参训学员发言,表示一定会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水平,力争为农村医疗事业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最后,参会领导向乡村医生代表赠送红十字医药箱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