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8岁的陆华军,来自鹿寨县长田村,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他有幸成为了广西民族地区乡村医生培训班的一员。“课堂上不但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更体会到了这份职业的意义。”结束了首日培训,陆华军对于乡村医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6月16日上午,培训班在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开课,这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开展的“红十字老区行”系列活动之一,100名来自百色、河池、柳州等地的乡村医生将接受为期14天的免费培训。
在学员当中,陆华军算是年轻的,他们中年过五旬的占了大多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有的已是满头白发。“只要一出远门,老家那边就没人看病了。”河池市五圩镇的老韦告诉记者,他们村有2000多口人,只有他一个医生,离开村子不到两天,他已经接到4个患者电话,询问何时能赶回去帮他们看病。
忙碌的不仅仅是老韦一人。据统计,广西共有村卫生所(室)2.3万多个,乡村医生3.3万多人,3000万农民的健康由他们保障,平均每个乡村医生服务的对象有上千人。“干了快一辈子的‘赤脚医生’了,很想不干了,但村子里没人啊!”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学员说,现在有学历的年轻人不肯回村里做事,以后不知道谁能来顶他的班。
首节培训课上,学员们静静地听着,座位上有组织者免费提供的纸和笔,但做记录的只是少数。
老韦下课后告诉记者,这样的培训太专业了,只有中专文化的他要听懂有点吃力。记者了解到,学员中大部分只有中专学历,有的还是近几年刚刚进修获得的文凭。
乡村吸引不了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医生,收入低是一大原因。老韦说,虽然他平时非常忙碌,但一个月最多也只有1000多元的收入,少的时候只有几百元。
据了解,为了缓解乡村医生知识水平欠缺、收入较低的现状,我区已采取多项措施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包括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定期培训乡村医生、提高乡村医生待遇等。
老韦说,目前他每个月得到的补贴是30元,根据去年出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医生待遇补助暂行办法》,再过几个月,他的补贴就会提高到每月不低于300元。
自治区卫生厅给记者提供的一份材料显示,广西从2010年11月起启动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工作,自治区财政按每个行政村卫生室8万元的建设标准,投入了11.49亿元,两年内支持全区1.4万多个行政村各建设一个标准村卫生室。2011年,国家和自治区财政为每个村卫生室投入9500元配置医疗设备和建设信息系统,目前正在招标采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