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手机站

登录/注册

家庭医生

维生素宝典

秋季补维生素C可保护牙龈

2011-11-02 10:37 来源:医学教育网

  一般人们认为,冬天应常晒太阳。其实,秋天也应晒太阳。

  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黑色素生长,使皮肤角质层增厚,阻碍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侵入皮肤。直射的紫外线能直接杀死细菌和病毒,散射的紫外线能削弱病毒和细菌活动,抑制其生长繁殖。伤寒杆菌、结核杆菌在日光下数小时死亡,百日咳嗜血杆菌在日光下一小时即死亡,痢疾杆菌在日光下30分钟可被消灭,肝炎病毒在紫外线照射下,1小时便失去活性。流感病毒对紫外线很敏感,晒太阳可防止流感的传播。

  晒太阳既可预防又可治疗佝偻病。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使人体皮肤中的7-脱氧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据有人统计,1平方厘米皮肤暴露在阳光下,3小时可产生维生素D约20国际单位。因此,采用晒太阳来预防和治疗佝偻病是最好的方法。另外,紫外线作用于皮肤时具有抗炎症、抗过敏、抗神经性头疼、改善皮肤营养状况等多种效应。阳光中的可见光部分还可增强情绪活动,提高人的情绪。

  晒太阳也要得法。一天当中,有两段时间最适合晒太阳:一为了全力防御外敌入侵,人们常要“武装到牙齿”。而从全面补营养,防止衰老来说,则要“武装到牙龈”。

  人体缺乏维生素C时,很容易导致牙龈营养不良,从而引发牙龈的萎缩退化,再加上年龄的增长,更易促使牙齿松动脱落,对老人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注意补充维生素C对保护牙龈健康有一定帮助,还能改善口腔溃疡和牙出血等症状。因此,平时要经常有意识地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果,不仅对牙龈有好处,属于碱性食物的蔬果还可以中和鸡鸭鱼肉里的酸性物质,对身体有益。

  专家介绍说,新鲜蔬果中,野沙棘维生素C含量较高,橘子、梨等也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新鲜蔬菜中的维生素C,通常会在煎炸烹煮的过程中有所损失,为了减少其损失,建议可生吃的蔬菜尽量洗净生吃,其他蔬菜煮熟即可,不宜烹煮得过烂。另外,如果因外出旅行等原因,无法保证每日所需维生素C的摄取,还可以口服维生素C补剂。

  段是上午6-10点,此时红外线占上风,紫外线偏低,使人感到温暖柔和,可以起到活血化淤的作用;第二段是下午4-5时,此时正值紫外线中的α光束占上风,可以促使骨骼正常钙化。每天晒太阳的时间也不能过长,以免给皮肤带来伤害,一般以30-60分钟为宜。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取消 复制链接
正保妇幼课堂

相关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