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牙周手术治疗后生长最快的是牙龈上皮细胞,形成长结合上皮贴附于根面,阻止了牙周结缔组织对根面的附着,不利于牙周组织重建。引导组织再生术(GTR)就是在牙周骨丧失部位使用生物相容性膜阻止牙龈上皮的根向生长,并形成一定间隙以利于牙周膜细胞占据根面,重建牙周结构。迄今,研究得较多的是Gore-Tex膜,这是一种不能降解的聚四氟乙烯膜,Becker等报道应用Gore-Tex膜治疗牙槽骨垂直吸收和Ⅱ度根分叉病变,经过5年临床观察,牙周袋深度减少6.4mm,附着水平增加4.5mm,疗效满意。Pontoriero和Lindhe报道GTR对Ⅱ度和Ⅲ度根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较好。但亦有临床研究认为GTR对Ⅲ度根分叉病变疗效欠佳。总之,GTR能明显改善牙周状态,组织学观察发现在骨缺损修复部位靠根向为新生的牙周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牙槽骨和牙骨质,冠向仍有部分结合上皮附着,两者之间有结缔组织形成。
由于Gore-Tex膜不能降解,需二次手术取出,近年来研究者们相继研制了一系列可降解的生物膜,包括胶原膜、氧化纤维素膜、卡吉氏膜、可水解聚酯膜、聚乳酸膜等。作者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提供的胶原膜,进行了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的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胶原膜能有效地阻止龈向上皮的根向生长,使用胶原膜部有明显的牙骨质和牙槽骨新生,并有接近正常结构的牙周膜形成。近年来由Guidor公司研制的另一种由聚乳酸和枸橼酸酯组成的可吸收性膜也被广泛用于临床,取得了和Gore-Tex膜一样的临床效果。对于可吸收性膜尚需进一步研究其在局部保留的最佳时间及膜的降解对牙周愈合有无影响等,以期得到更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