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绞釉:釉质自釉牙本质界至牙表面的形成并不完全呈直线,近表面1/3较直,而内2/3弯曲,在牙切缘及牙尖处绞绕弯曲更为明显,称为绞釉。可以增强釉质对咬合力的抵抗。
2、施雷格线:落射光观察牙纵磨片时,在釉质内4/5处出现的明暗相间带。改变入射光的角度可使明暗带发生变化,是由于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柱排列方向的改变而产生的折光现象。
3、无釉柱釉质:在进釉牙本质界和牙表面约30μm厚的釉质内看不到釉柱的结构,高倍电镜下可见晶体互相平行排列。内层可能是成釉细胞在分泌早期托姆斯突尚未形成;而外层可能是成釉细胞分泌活动停止以及托姆斯突退缩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