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中药/药学理论 > 中药鉴定 > 正文

常用根及根茎类中药——附子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

  产地:四川、陕西省为主要栽培产区。

  采收加工: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摘取子根,习称“泥附子”。

  盐附子:选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浸泡多日,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质地变硬时“盐附子”;

  黑顺片:选择大、中个头的泥附子,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煮至透心,水漂,纵切成约5mm的厚片,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蒸至现油面光泽后为“黑顺片”;

  白附片: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剥去外皮,纵切成约3mm的片,蒸透为“白附片”。

  性状鉴别:盐附子呈圆锥形。表面灰黑色,有盐霜。顶端宽大,中央有凹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质重而坚硬,难折断。横切面灰褐色,有多角形环纹(形成层)。气微,味咸而麻,刺舌;

  黑顺片为不规则的纵切片,上宽下窄,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黄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油润具光泽,半透明,并有纵向脉纹(导管束)。质硬而脆,面角质样。气微,味淡;

  白附片无外皮,黄白色,半透明状。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特征类似川乌,只是内皮层明显。

  成分:根主含生物碱。①剧毒的双酯类生物碱:中乌头碱及乌头碱、次乌头碱。②单酯型生物碱:附子因系加工品,生品中所含毒性很强的双酯类生物碱,在加工的过程中易水解,生成毒性较小的单酯类生物碱苯甲酰乌头胺等。③胺醇型生物碱:如继续水解,生成毒性更小的不带酯键的胺醇类生物碱乌头胺、中乌头胺和次乌头胺,其毒性仅为乌头碱的1/2000.因此附子的毒性较和、生品为小。盐附子的毒性则较黑顺片、白附片为大。④其他生物碱:强心成分消旋去甲基乌药碱、棍掌碱及去甲猪毛菜碱。

  乌头碱类生物碱有镇痛、抗炎与局麻作用,中乌头碱为镇痛的主要活性成分。

  检查:乌头碱限量。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执业药师-无忧实验班

学霸同款好课

880起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