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中药/药学理论 > 中药鉴定 > 正文

扁蓄(中药材)

  本品为蓼科植物扁蓄的地上部分。

  别名:扁竹、竹节草、乌蓼、蚂蚁草。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0~40cm,常有白粉;茎丛生,匍匐或斜升,绿色,有沟纹,叶经生,叶片线形至披针形,长1~4cm,宽6~10cm,顶端钝或急尖,基部楔形,近无柄;托叶鞘膜质,下部褐色,上部白色透明,有明显脉纹。花1~5朵簇生叶腋,露出托叶鞘外,花梗短,基部有关节;花被5深裂,裂片椭圆形,暗绿色,边缘白色或淡红色;雄蕊8;花柱3裂。瘦果卵形,长2mm以上,表面有棱,褐色或黑色,有不明显的小点。花果期5~10月。

  生于田野、路旁。产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采制:夏季采收,除去根及杂质,晒干。

  化学成分:含扁蓄甙(avicularin)、槲皮甙、咖啡酸、绿原酸、对-香豆酸、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草酸、d-儿茶酚等.

  性味:性微寒,味苦。

  医药网www.PharmNet.com.cn整理功能主治:利尿通淋,杀虫,止痒。用于膀胱热淋、小便短赤、淋沥涩痛、皮肤湿疹、阴痒带下。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执业药师-无忧实验班

学霸同款好课

880起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