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急救护理 > 正文

外伤出血性质判断

  出血是任何创伤均可发生的并发症,又是主症,它是威胁伤病员生命十分重要的原因之一。出血有性质,种类、多少之分,应采取相应的止血方法和步骤。但无论遇到哪种出血都应采取有效、可靠的方法,分秒必争地止血,才能降低伤病员的损失,特别是大出血的急救,是挽救伤病员生命的刻不容缓的大事。

  一、出血量与主症

  失血量和速度是是威胁健康生命的关键因素。几分钟内急性失血1000ml,生命即会受到威胁。十几小时内慢性出血2000ml,不一定引起死亡。失血总量超过20%以上,会出现休克等症。因此,遇到出血时,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当伤(病)员大出血时,应迅速控制,成年人丢失1升或1升以上的血(小儿要比这少得多)就可危及生命。以出血量多少而分为大、中、小出血。见下表。

  出血量占体内总重量百分比主要症状

  小<500ml 10~15%症状不明显

  中<1500ml 15~30%头晕,眼花,心慌,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脉细,血压下降

  大>1500ml30%以上严重呼吸困难,心力衰竭,休克,出冷汗,四肢发凉,血压下降

  二、出血性质的判断

  1.毛细血管出血:呈点状或片状渗出,色鲜红,可自愈。

  2.静脉出血:较缓慢流出,色暗红,多不能自愈。

  3.动脉出血:呈喷射状,色鲜红,多经急救尚能止血。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