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各种社会因素的介入,脑出血的病人日渐增多,并趋向年轻化方向发展。为了降低脑出血的并发症、致残率、死亡率,故强调早期介入康复护理措施,促进病人康复尤为重要。
一、心理护理
病员住院后由于环境的改变,疾病对身体所造成的痛苦,而且担心自己以后的生活能力和对生存的价值丧失信心,容易产生焦虑、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悲观绝望等心理状态。针对这些情绪我们护理人员要积极帮助病人,多交流引导,细心讲解遵守护理常规的重要性及产生的不良后果。只有对病人进行心理疏通,才能收到可喜的效果。
二、病情观察和护理
(一)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呼吸、血压的变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有意识障碍加重、头痛剧烈、瞳孔大小不等、血压升高、呼吸脉搏慢,既有再次出血或脑疝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做好降颅压、止血等抢救工作。
(二)严格掌握静脉输液的速度和量。快速降低颅内压是预防脑疝发生的关键。脱水剂应快速给药,保持静脉通畅,严禁外溢。静脉补液时,如果液体输入过多或过快,会因增加循环血量,增加心脏负担,加快心率使患者躁动而加重出血,因此必须严格掌握静脉输液速度、量并做好记录,为合理用药,防止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提供依据。
三、临床护理
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不能随意搬动。翻身时应保护头部,动作要轻柔。抬高床头15~30度,一便促进脑部血液回流,避免脑水肿发生。病房应保持安静,避免生光刺激,限制亲友探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