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内科护理 > 正文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标准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系指血液不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血栓形成大都发生于制动状态,尤其是手术后,致病因素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三大因素。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一侧下肢突然肿胀,若形成股青肿,则起病急骤,剧烈疼痛,下肢明显肿胀,皮肤紫绀色,足部动脉搏动消失,全身反应强烈,体温大多超过39℃,常常出现静脉性坏疽。本病常与手术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或床上被动活动(肢体按摩、足部行伸屈运动等)等预防措施是杜绝本病发生的关键手段之一,而一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若原发于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而病期不超过48小时者,可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术,此外非手术疗法包括对症、溶栓、抗凝和祛聚疗法等。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疼痛;②自理缺陷;③睡眠紊乱;④体温过高;⑤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一、疼痛相关因素:

  1.受累静脉内血液瘀滞,回流受阻。

  2.动脉痉挛。

  3.栓子引起的炎症反应。

  二、主要表现:

  1.主诉患肢剧烈疼痛。

  2.表情痛苦、呻吟不止。

  3.患肢明显肿胀,皮肤紫绀,足部动脉搏动消失。

  三、护理目标:

  1.病人主诉疼痛感减轻或消除。

  2.病人能掌握自我调控减轻疼痛的方法。

  四、护理措施:

  1.观察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和程度。

  2.嘱病人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静脉内压力。

  3.局部湿热敷。

  4.按医嘱准确执行溶栓、抗凝、祛聚疗法,并观察病情变化。

  5.每4小时观察一次患肢皮肤温度、色泽、弹性及肢端动脉搏动情况并进行记录。

  6.每天测量双下肢同一部位的周径,观察肿胀消退情况,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资料。

  7.同情、关心病人,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指导其看书、听轻音乐等,分散注意力,减轻对疼痛的感觉。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