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外科护理 > 正文

烧伤的静脉输液护理措施

  关于烧伤的静脉输液护理措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下:

  静脉输液的护理

  烧伤后2日内,因创面大量渗出而致体液不足,可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

  液体疗法是防治烧伤休克的主要措施。首先立即寻找一较粗且易固定的静脉行穿刺或切开,以保持通畅的静脉输液通道。

  1、早期补液方案:我国常用的烧伤补液方案是按公式法计算: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kg×烧伤面积(%)×1、5ml+每日生理需水量2000ml;伤后第二个24小时补液量为第一个24小时计算量的一半,日需量不变。第三个24小时补液量根据病情变化决定。

  2、液体的种类与安排:晶体液首选平衡盐液,其次选用等渗盐水等。补液原则一般是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胶、晶体液交替输入,尤其注意不能集中在一段时间内输入大量不含电解质的液体,以免加重低钠血症。

  3、观察指标

  (1)尿量:大面积烧伤病人补液时应常规留置导尿进行观察。

  (2)其他指标:病人安静,成人脉搏在100次/分(小儿140次/分)以下,心音强而有力,肢端温暖,收缩压在90mmHg以上,中心静脉压0、59~1、18kPa(6~12cmH20)。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