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有以下六大类型: 
  (一)按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而分 
  骨折与外界不相通者称闭合性骨折,与外界相通者称开放性骨折。 
  (二)按手法复位外固定后骨折的稳定程度而分 
  1.稳定性骨折 骨折横断或近似横断,经手法整复,而骨折断端经复位固定后不致再发生骨折错位者。 
  2.不稳定性骨折 一般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和粉碎骨折等,在手法复位后,因骨折面不能互相抵住,易再发生错位。 
  (三)按骨折的程度及形状而分 
  1.不完全骨折 裂纹骨折,骨膜下骨折。 
  2.完全骨折 (1)横断骨折:骨折线与骨纵轴垂直;(2)斜形骨折:骨折线与骨纵轴斜交;(3)螺旋骨折:骨折线成螺旋形;(4)粉碎骨折:骨碎裂成三块以上;(5)“T”形、“Y”形骨折:多发生于肱骨与股骨髁间;(6)凹陷骨折:骨折块凹陷,多见于颅骨;(7)嵌入骨折:骨折后皮质骨嵌入松质骨内;(8)骨骺分离:多见于青少年。 
  (四)按骨折发生机制而分 
  1.压缩骨折 由互相挤压力量引起的骨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骨骼因压缩而变形。 
  2.屈曲骨折 长管骨骨干受暴力而被弯曲超过骨的弹性限度时发生。 
  3.撕脱骨折 肌肉猛烈收缩时可将肌腱附着处之骨突部撕裂,如尺骨鹰嘴撕脱骨折等。 
  (五)按骨折前骨质情况而分 
  可分外伤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 
  (六)按骨折后处理的时机而分 
  1.新鲜骨折 (骨折后3周之内,骨痂尚未形成)。 
  2.陈旧骨折 (骨折后超过3周而未经复位处理的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