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外科护理 > 正文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致关节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还可累及全身,是致残的重要因素。因该病病程长,反复发作,治疗耗资大,患者感到疼痛、自理能力下降、生活质量差,容易给

  患者造成心理压力。因此,类风湿性关节炎不仅仅是一个关节局部疾病,还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它没有足够的认识,常常使患者延误治疗时机,得不到系统、规范的治疗与护理,使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及时耐心地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掌握自我护理的方法,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树立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信心。

  1 临床资料

  2004年4月~2005年5月,我科收治的4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男17例,女23例,女性略多于男性;年龄25~76岁;患病时间最长者1例,前后40年,12岁开始;最短者3个月;以春秋冬3季发病居多,临床表现为关节肿痛、发热、乏力、手足麻木、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精神差、焦虑、食欲不振、睡眠差。

  2 心理分析

  通过观察、晤谈,我们对这些患者进行心理分析,以提高护理质量。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2.1 恐惧

  住院后,患者自理能力下降,周围环境陌生,给饮食起居带来不便。害怕受到冷落、歧视、自尊心受伤害。担心给家庭带来麻烦、引起家庭不满。 害怕打针、输液带来的痛苦。

  2.2 焦虑

  疼痛给患者的身体及心理带来痛苦,影响学习、工作、社会活动,影响睡眠,令人烦躁不安。

  2.3 失落感

  因病情反复发作、住院次数多,家里工作忙,无亲属陪伴及探视,对周围的人失去理解与信任,认为“久病无孝子”。

  2.4 悲观

  因病程长,反复发作,治疗效果不明显,加重精神负担。疼痛引起生活质量差,身心难以承受这种折磨,有自杀倾向。 耗资大,沉重的经济压力加剧这种消沉的心态。

  3 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热情、诚心、爱心、耐心,深入患者,聆听患者的叙述,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多关心、多询问、多带点微笑解答问题,以熟练的技术取得患者的信任,给患者一种安全感、亲近感,相信你,从而消除恐惧心理。忌讳用冷漠、不耐烦的情绪对待患者。

  详细介绍住院环境、主管医生、护士、科室的专业水准。鼓励患者自理、促进功能锻炼,在必要时主动为患者提供生活用具及辅助工具。为患者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采用柔和的灯光,减少噪音,做到说话、走路、开关门、操作四轻。指导患者睡前不可多喝水、浓茶、咖啡和吸烟,不做剧烈运动,可用温水泡脚,喝热牛奶,深呼吸,以促进睡眠。

  疼痛剧烈影响睡眠时,可遵医嘱给予镇痛、镇静催眠药物,缓解疼痛,帮助睡眠。

  多与患者家属交谈,调动社会及亲属对患者的支持理解,使其感到亲情与关爱同在。可通过电话问候、聊天获得精神安慰,使之积极配合治疗。

  向患者解释其心理状况,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过程及预后效果,举例治疗效果好的病例,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工作岗位。

  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既要重视疾病、积极治疗,又不能过分担忧、放弃治疗或者对治疗失去信心;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以增强机体的自我免疫能力。

  4 健康教育

  因患者个体间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性格的不同,我们采用了口头讲解、书面指导、健康手册、出院指导等形式,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病因、饮食、治疗、服药等注意事项和预防保健知识;提示患者坚定信心、坚持治疗;避免各种诱因,如寒冷、潮湿、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等;坚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改药、加减药,同时还要了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定期复查;疼痛缓解后坚持功能锻炼,掌握正确的运动方式与姿势,如织毛衣、下棋、握拳、手指并拢、摸高、伸腰、扩胸、踢腿等,进行关节周围皮肤和肌肉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主动或被动地进行肢体活动,逐步锻炼生活自理能力,鼓励参加更多的日常活动。并建立回访联系卡制度。

  以上护理措施,使患者消除了恐惧、焦虑、悲观等消极情绪,增强了对疾病的认识,掌握了自我护理与功能锻炼的基本方法,提高了生活质量,对患者身心健康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医学教育 网搜集整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