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基础护理 > 正文

门诊输液常见的不安全因素

  1.医生方面

  有的医生书写的门诊病历简单,开出的处方和治疗输液单字迹潦草难认,药名的书写欠规范,有的写商品名,有的写通用名或译名。个别医生对一些药物的应用缺乏新的了解,不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如常用的葡萄糖酸钙与地塞米松有配伍禁忌,而仍用于治疗皮肤过敏性疾病。一些医生对某些新药的规格。剂量及其适应证等了解不够。

  2.护士方面

  对工作尚不熟悉的新护士和实习护士。情绪波动和平时工作欠严谨的护士,护理工作的繁忙。琐碎及操作的重复性,也使护理差错的发生几率增多。

  3.药物方面

   药品种类繁多,药名复杂,同一种药物有商品名。通用名。译名等,容易因药名混乱而引起差错。同时,药品种类繁多是变态反应的主要根源,如青霉素与头孢菌素存在交叉变态反应。目前对头孢菌素类皮试液的选择药典上尚未明确规定,再加上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病人个体差异和对药物反应的不同,这些给护理工作均带来安全隐患。

  4.病人方面

  门诊输液病人的年龄跨度大;既有短期输液的也有长期输液的,对静脉穿刺技术要求高,若护士操作失误造成药液渗出或漏出,引起局部组织肿胀或坏死;还有病人在输液过程中自己更换座位,换位后又忘将未输液体带走,若护士不注意观察。查对,易造成漏输或错输液现象。

  5.其他

  在输液高峰季节或高峰时段,病人来输液治疗的相对集中,易出现病人多、排队长、等候久、不耐烦现象,造成工作量大,精神疲劳,容易出现失误。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