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中医护理 > 正文

情志护理的原则

  情志,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简称七情或五志。
  人的情志状态,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治疗都有很大的影响,无论急性病,慢性病,情志上都有不同的改变。不同的情志变化,又可直接影响脏腑功能失调,以导致病情加重。如何设法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忧虑、愤怒等情志因素刺激,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提高护理质量。

  (一)诚挚体贴

  病人的情志状态和行为不同于正常人,常常会产生寂寞、苦闷、忧愁、悲哀等不良情绪,甚至环境、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对情志有影响。《素问·汤液醪醴论》曰:“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也。”故护理人员应“视人犹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满腔热情对待病人,要关心、同情和体谅病人,当病人忧愁或痛苦时,护理人员应主动与之分忧,病人悲观时,要热情予以鼓励。因此情志护理不仅要注意到工作人员的言词、态度,还要注意室内环境,温湿度的调节及饮食的调理,以解除病人不必要的思想负担,使情绪安定,保持良好的情志状态,使脏腑、气血功能旺盛,促使疾病痊愈。

  (二)因人施护

  《灵枢·寿天刚柔》指出: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病人由于遗传环境和所受教育不同,由于家庭、职业、性别、年龄、经济条件、知识经验和阅历的不同,由于情感、意志、需要、兴趣、能力、性格和气质的不同,疾病的性质和患病时间长短不同,他们的情志状态也是不大相同的。例如:有的热情开朗,虽病而精神饱满,与医护人员配合良好;有的不能克制自己情感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既要耐心,又要细致,一方面要坚持正面引导,以情动人,另一方面,又要因人而异,有的放矢,以减轻病人患病后的心理压力,有利于身体康复。

  (三)避免刺激

  病室与环境,必须保持安静。《素问·痹论》指出:“静则神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噪则消亡。”《素问·生气通天论》亦强调:“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安静的环境不但能使病人心情愉快和身体舒适,还能使病人睡眠充足和饮食增加,有利于恢复健康。某些体质虚或患真心痛、癫狂等证的病人听到一点响声就会心惊肉跳,坐立不安,甚至四肢发抖,全身冷汗。有的病人熟睡中,半夜风起,门窗声响,也会使他突然从梦中惊醒或惊叫。因此,要尽量做到四轻:走路轻、关门轻、说话轻、操作轻,以保持病室内的安静,避免病人受到不必要的恶性刺激。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