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法,亦称和解法。是通过和解疏泄作用的方药,以祛除病邪,调理脏腑气血等,使表里、上下、脏腑、气血和调的一种治法。主要适用于和解少阳,和中益气、调和肝脾、调理胃肠。《伤寒明理论》说:“伤寒邪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内不外,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以矣。”和解是专治病邪在半表半里的一种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法,它既没有明显的祛邪作用,也没有明显的补益作用,而是通过缓和和解与调和疏解而达到气机调畅,使表里寒热、虚实的复杂证候、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归于至复。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等。调和指治肝脾不和,肝胃不和等症。在太阳病中,和法首推桂枝汤。
护理方法:
1、和解少阳药服小柴胡汤时忌食萝卜,因方中有人参,而萝卜可破坏人参的药效,;服截疟药应在疟疾发作前2~4小时,并向患者交待有关事项,鼓励多饮水。服和解少阳药后,要仔细观察患者的体温、脉象、以及出汗情况。
2、调和肝脾药适用于肝气郁滞而导致胁肋涨痛,食欲不振等症,配合情志护理,使患者心情舒畅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适当开展文体活动,以达怡情悦志,精神愉快,气机调畅,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3、调和肠胃药适用于邪犯肠胃,寒热夹杂,升降失常,致心下痞满,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心呕吐,脘腹账痛,肠鸣下利等证。服后应注意服胀及呕吐情况,并注意排便的性质和量。
4、服药期间宜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以健脾行气消食,忌食生冷瓜果、肥腻厚味及辛辣之品。
5、病在表未入少阳、或邪已入里之实证以及虚寒证,原则上不用和法。
6、因方中以柴胡为主药服,药时忌同时服用碳酸钙、维丁胶性钙、硫酸镁、硫酸亚铁等西药,以免相互作用产生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