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中医护理 > 正文

中医儿科的用药护理

  中药煎法

  煎煮小儿的汤剂,一些先煎、后下、包煎、烊冲药物的处理,与成人基本相同。但煎煮时间、次数及煎出的药量与成人不同。中药煎煮前,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所加水量不能太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煎药开始用大火,煮开后改用小火。解表药煎10分钟,清热药煎15至20分钟,补益药煎半小时左右。小儿汤剂一般煎一汁即可,不需煎二汁。药量的多少,应根据年龄与病情而定。

  中药服法

  ①新病、急病服药次数要多,慢性病可少些。

  ②小儿喂服中药不能急于求成,尤其是婴幼儿,可以少量多次,或将药与甜食交叉喂服,这样可以避免呕吐。若婴幼儿抗拒服药,必须固定其头和手,用小勺将药液放到舌根部,使之自然吞下,切勿捏鼻,以防呛入气管。新生儿服中药,可用奶瓶喂服。

  ③有些小儿服中药后,容易出现呕吐,除注意喂药方法外,还可以加白糖或冰糖等调味品。婴幼儿用奶瓶喂药时,要防止吞入空气。喂完药后须将患儿竖抱,轻轻拍击背部,使空气从胃内排出。

  ④婴幼儿服用片剂时,必须研成细末调服。丸剂用水化开服;散剂可调在乳汁或米汤内服用。昏迷患儿,可用鼻饲法给药。

  中药外敷法

  中药外敷方法很多,目前临床常用的主要是涂敷法、包法和敷贴法。

  涂敷法是用新鲜的中草药捣烂,或将药物研末加水或醋调匀后,涂敷于体表,如用鲜马齿苋捣烂外敷腮部,治疗腮腺炎。

  包法是将药品放置局部皮肤,并加以包扎。如用附片、干姜、吴萸、白术等药研末,再用加热的醋调匀,趁热敷于脐部,用布加以包扎固定,每日换药一次,可以用于婴幼儿久泻。

  敷贴法是将药物制成药膏或药饼,敷贴于局部。如将白芥子、甘遂、元胡、细辛研末,以生姜汁调成药饼,敷贴在肺俞或膏肓等穴位上。夏季用这种方法可以缓解冬季的哮喘发作。

  中药沐浴法

  将中药加水煮沸后熏洗体表。如用生麻黄、浮萍、芫荽、西河柳煎水后熏洗头部和四肢,可以促进麻疹的透发。又如用荆芥、苍术、白藓皮、大黄、白芷、威灵仙煮沸熏洗,治疗婴幼儿湿疹。用苏叶、薄荷、柴胡、板蓝根、菊花、重楼、荆芥等熏洗,治疗外感高热、痱子、疮毒。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